第137章 文化融合成,盛世共繁荣(第3页)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巴图尔突然扯下包头巾。

 这个曾带人火烧四夷司文牍库的汉子,此刻盯着摔跤场围栏上新刻的汉文祝词发愣。

 他腰间银刀不知何时被换成了刻着蒙汉双语的木匕——正是昨夜那个被他打晕的汉人小吏偷偷塞进的。

 “大人!墨模和唐卡融合成功了!”某个满脸墨渍的徽州匠人突然高举画轴冲出人群。

 展开的宣纸上,文殊菩萨的狮吼竟化作歙砚上的浮雕云纹,而菩萨手中的智慧剑正刺穿某个西夏文字的偏旁。

 围观人群中爆发出更热烈的喝彩,几个原本冷着脸的礼部官员开始偷偷擦拭眼角。

 李明悄悄按住腕间灼痛的焦痕,磁石裂纹此刻已蔓延到手肘。

 他转身看向彩楼最高处那面锦缎,苏绾绾昨夜用金线绣的星象图正在晨风中若隐若现。

 当三十六面铜镜第七次变换角度时,他猛地扯落锦缎——一面镶嵌着磁石碎片的青铜浑天仪轰然显现!

 阳光穿过裂纹的刹那,藻井投射的光影突然化作流动的《华夷之辨》全文,每个字的间架结构里都游动着不同民族的文字注解。

 不知从何处响起的编钟声里,浑天仪缓缓转动,将星象图投射在九层彩楼的每个角落。

 陈敬斋突然对着浑天仪深深作揖,起身时官帽都歪了半边:“老朽...老朽愿为四夷司重修《华夷正朔考》!”几个顽固派文人慌忙去扶,却发现自己的袖袋里不知何时被塞进了双语对照的《孟子》残页。

 “这才叫盛世气象啊!”杨士奇抹着眼泪大笑,手里紧攥的章程不知何时被换成了《百戏台记事》。

 书页间夹着的磁石薄片正与浑天仪共鸣,将星象轨迹印在他官袍的云雁纹上。

 欢腾的人群外围,苏绾绾抱着星象图卷轴静静伫立。

 她发间的银步摇突然被阳光折射出七色光晕——正是铜镜阵列在浑天仪表面留下的痕迹。

 当李明穿过人潮走向她时,各族妇人突然将手中的绢花、银铃和彩绸抛向空中,发出一片嘈杂的声响。

 “你腕上的伤...”苏绾绾指尖轻触李明手臂,磁石裂纹在她触碰的瞬间化作金色脉络。

 远处突然传来孩童的嬉笑,几个蒙汉混血的小儿正用西夏文字的积木搭建应天府城门模型。

 李明正要开口,浑天仪突然发出清越的嗡鸣。

 他转头望去,发现巴图尔正带着十几个各族青年跪在浑天仪前,将各自的佩刀与笔墨并排供奉在青铜基座上。

 阳光穿透磁石裂缝的刹那,刀鞘上的图腾与砚台纹路竟在青砖地面拼出完整的星盘图案。

 “大人!工坊送来新制的活字...”驿卒的喊声突然卡在喉咙里。

 他怀中的木活字簌簌掉落,每个字块侧面都刻着不同民族的计量单位。

 某个“和”字在滚动中突然裂开,露出内部暗藏的磁石薄片——那裂纹竟与浑天仪上的纹路完全吻合。

 当欢呼声渐歇时,李明独自走向彩楼背阴处。

 他弯腰拾起半片烧焦的桑皮纸,上面的星象图纹路突然刺痛指尖——昨夜试验火药配比时的意外爆炸,让改良的织布机齿轮组留下了不可逆的损伤。

 远处工坊飘来的焦糊味里,隐约夹杂着老匠人对着扭曲的纺锤发出的叹息。

 彩楼投下的阴影中,李明无意识摩挲着腕间已变成淡金色的裂纹。

 他望着浑天仪上某个闪烁的星位,那里投射的光斑正悄悄爬上工坊檐角的青铜风铃——铃舌上系着的,正是苏绾绾那夜用来测算星轨的银丝发带。

 暮色降临时,李明站在彩楼遗址前。

 指尖残留的磁石金粉在夕阳下闪烁,地上散落的活字“和”正被晚风吹向工坊方向。

 他弯腰拾起半片齿轮,齿痕间残留的火药碎屑突然在掌心灼烧出星象图的纹路。

 远处传来打更声,应天府千家万户的窗棂上,正映出各族文字混排的《千字文》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