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846章 为什么我的种田这么难?(第2页)

 

“这不是一时能发展起来的,而且我们并没有富裕的条件。”

 

无论是军队,还是生产建设,都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可大宁的条件还不行。

 

按照关宁的计划,到第四个年头,应该是有所进展的,可不想打了两年仗,严重拖延了发展节奏,他的诸多计划都没能实施。

 

比如修缮运河,兴修水利,修路架桥等。

 

非但一件都没有做成,还因为战争消耗极大。

 

在这两年来,水师并没有得到多少拨款,地方上提供的帮助也很有限。

 

能达到现在这个程度,其实已经不错了。

 

孙普胜尽力了。

 

关宁看着那停驻在河面上的一艘艘相对简陋的战船陷入了沉思。

 

他想的当然是钢铁战船,再来一个蒸汽机驱动,再装上火炮,直接无敌!

 

可这并不现实。

 

关宁没有系统,也不能召唤,更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钢铁的产量很低,供应打造火炮都很勉强,用来造船太不现实。

 

至于带来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所需的原动力,将人力和畜力彻底解放的蒸汽机比前者更难实现。

 

它的原理图很简单,就是一个放大版的开水壶,烧开的蒸汽被导入气缸,推动活塞和连杆,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原理简单,不代表容易制造,它的难点在于气缸与活塞的密闭性,以及输气管制造。

 

金属加工技能未点满时,想要凭手工锻造出一个气缸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关宁直接放弃了。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文明的进步生产力的提升都有一个过程。

 

那水师建设怎么办?

 

造船大业怎么办?

 

大宁跟魏国迟早会有一战,若到时魏国水师从海域进攻登陆,或者骚扰进攻,将没有任何抵御之力。

 

更何况,他要的是星辰大海没有水师战船如何能行?

 

关宁陷入沉思。

 

他突然发现,曾看小说时,别人种田相当容易,要什么就有什么?

 

为什么我的种田这么难?

 

……

 

孙普胜小心翼翼的说着,生怕关宁不喜。

 

“有什么情况直接说就是了,朕不是什么都不懂。”

 

关宁很理解孙普胜的窘境,造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艘大型战船从制造到下水,最快也需要两年时间,这还是在有充足工匠劳力的情况下。

 

而这种战船还不一定能满足需求。

 

其人力,物力的花费会很大。

 

孙普胜又接着道:“造龙骨所需的铁力木,只有魏国那边才有,可价格实在高昂,根本就买不起。”

 

“若用其他次一点的木料做成的龙骨,怕是难以长时支撑起大型战船,所以我们根本无法制造。”

 

“对了,龙骨就是船体的主要支撑结构。”

 

孙普胜怕关宁不懂,又特意解释。

 

“我国境内没有铁力木吗?”

 

关宁也听过这种木料。

 

铁力木材大,木性稳定,很多家具都用其制作,又因其质地坚硬,耐腐蚀性高,通常被应用车船建造。

 

“极少有,大多都是跟魏国买入。”

 

孙普胜摇头道:“价格太高了,根本买不起。”

 

“不止是铁力木,近一年来魏国来我朝经商者越来越少,导致不少东西的价格都涨了。”

 

一直在旁边却始终搭不上嘴的惠州州牧祁厚终于附和了一句。

 

“魏国来我朝经商者少了?”

 

关宁转向了祁厚。

 

“详细说说情况。”

 

“是,陛下。”

 

祁厚开口道:“准确的说,这种变化是从我朝对梁战争胜利以后开始的,自那以后,魏国来我朝经商者就越来越少,惠州靠近沿海一带,魏国商船及我国商船经常来往,现在却少了很多!”

 

“魏国已增加这方面的限制,在海上建卡设关,就如同漕运司收商船税那般,只不过相当的高昂,同时他们也在码头增收停驻费,并且停靠费用也增加了……以此来限制我国的商贸。”

 

关宁听着眉头也皱了起来。

 

“这种增收是双向的吗?”

 

“不是,对其本国商船并没到如此地步,不过魏国商人似乎收到什么命令,已很少来我国行商,不止是海运方面,就连陆地商贸也增加了关税,就是这个原因,导致很多东西的价格都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