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846章 为什么我的种田这么难?(第3页)

 

祁厚说明着情况,其实关宁早已得知,但没想到如此严重。

 

之前钱大富就做过类似的禀报。

 

于梁国开战时,魏国唯恐不支,便跟他在私下达成协议,以低于市面三成至五成的价格售卖给大康粮食。

 

当然不是魏君傻,而是他聪明。

 

他怕大康溃败的太快被梁国吞并,那样就该轮到魏国,这算是一种变向支援。

 

当时负责交易的就是大康粮庄,也就是现在的大宁粮庄。

 

从两国交界地怀州交易,直接运输到源州战场。

 

就那时的情况,若没有魏国这种支援,大康还真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交易一直持续到战争后期,幸亏关宁从南方搞回来一大笔钱,否则也负担的不起。

 

在这过程中,也使得两国商贸增加,大康跟魏国关系由曾经的敌对状态进入蜜月期。

 

但这并没有维持多久,到战争结束后,关系立即降了下来。

 

当大宁粮庄想要继续跟魏国维持交易时,就依照市面价格,被断然拒绝,并且还将价格不断提升,直至完全无法承受。

 

到如今商贸完全断绝,关系又回到冰点。

 

关宁能够理解,站在魏国的立场,他们不会眼看着大康在梁国的攻战下覆灭,但也绝不想看到一个强盛的大宁!

 

可他没想到其嗅觉如此敏锐,也如此坚决。

 

竟然对大宁开始实行贸易封锁。

 

这算什么?

 

制裁吗?

 

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了,严格意义的说,现在才形成了真正三国鼎立的局面。

 

因为新朝经受住了考验,在大陆上立足……

 

关宁没有多说什么,又转向了孙普胜。

 

“继续说你的问题。”

 

“是。”

 

孙普胜接着道:“还有武器装备的问题。”

 

“我们的战船没有条件装设弓弩,只装有抛石机,当初组建水师时,您曾言要将魏国水师当做假想敌,现在看来差距很大……”

 

“这不是一时能发展起来的,而且我们并没有富裕的条件。”

 

无论是军队,还是生产建设,都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可大宁的条件还不行。

 

按照关宁的计划,到第四个年头,应该是有所进展的,可不想打了两年仗,严重拖延了发展节奏,他的诸多计划都没能实施。

 

比如修缮运河,兴修水利,修路架桥等。

 

非但一件都没有做成,还因为战争消耗极大。

 

在这两年来,水师并没有得到多少拨款,地方上提供的帮助也很有限。

 

能达到现在这个程度,其实已经不错了。

 

孙普胜尽力了。

 

关宁看着那停驻在河面上的一艘艘相对简陋的战船陷入了沉思。

 

他想的当然是钢铁战船,再来一个蒸汽机驱动,再装上火炮,直接无敌!

 

可这并不现实。

 

关宁没有系统,也不能召唤,更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钢铁的产量很低,供应打造火炮都很勉强,用来造船太不现实。

 

至于带来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所需的原动力,将人力和畜力彻底解放的蒸汽机比前者更难实现。

 

它的原理图很简单,就是一个放大版的开水壶,烧开的蒸汽被导入气缸,推动活塞和连杆,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原理简单,不代表容易制造,它的难点在于气缸与活塞的密闭性,以及输气管制造。

 

金属加工技能未点满时,想要凭手工锻造出一个气缸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关宁直接放弃了。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文明的进步生产力的提升都有一个过程。

 

那水师建设怎么办?

 

造船大业怎么办?

 

大宁跟魏国迟早会有一战,若到时魏国水师从海域进攻登陆,或者骚扰进攻,将没有任何抵御之力。

 

更何况,他要的是星辰大海没有水师战船如何能行?

 

关宁陷入沉思。

 

他突然发现,曾看小说时,别人种田相当容易,要什么就有什么?

 

为什么我的种田这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