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666章 朱桢的禁忌(第3页)

 

他自然而然把朱稷当成对手,朱稷为了保护这些干才,把他们调离汴京,更有人直接安排回乡。

 

黄征是其中年长者,梁武帝在位时,他在兵部任职。

 

朱桢即位后,这些人被重用,黄征也进了内廷。

 

同殿为臣,本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可现在王圆是骑虎难下,万一黄征无事,念及今日仇恨报复又该如何。

 

索性就把他直接斗倒,不给其报复的机会……

 

在谏言求和时,黄征确实是为首声高者。

 

王圆带上证物立即提审。

 

说是提审倒是略有些严重,他们并未被关押在大牢,只是在一个府中屋舍。

 

这已经是第三天。

 

黄征被带到面前,见得王圆趾高气昂的样子,当即怒骂道:“奸臣贼子,你如何蛊惑陛下,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

 

“刀口向内,只会使得朝局动荡,人心惶惶,你身为内廷大夫难道不知?”

 

“我是奸臣贼子,你又是什么?”

 

王圆拿出那本小册,直接问道:“敢问黄大人,这是什么?”

 

“你……你搜查了我的家,你好大的胆子!”

 

黄征面色微变。

 

这本册子可是他多年笔记,一直放在书房,可他府中书房,除了他之外,别人根本不许进。

 

“你对大宁皇帝推崇至极,你怕是早有反叛之心,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吧?”

 

王圆问道:“老实交代,带头谏言求和是何居心?”

 

“一心为国!”

 

黄征只说了四个字。

 

他说的实话,他记录这些又是做摘要,又是写心得,为的是取长补短,择善而从。

 

叛逃大宁?

 

这种事他做不出来,更何况也没那么容易。

 

可现在却成了把柄。

 

他谏言求和并不是因畏惧大宁,而是当下只能如此。

 

只有委曲求全,才是生存之道。

 

黄征懒得解释,也不屑解释,他直接道:“你可随意禀奏陛下,看陛下如何定夺。”

 

“陛下是上天派来挽救梁国,岂能昏庸到是非不明,如你这般的奸臣才是罪该万死!”

 

王圆分明看到黄征眼中的愤恨之色。

 

他深知黄征嫉恶如仇,而今他已成为其眼中的“奸臣”。

 

没有办法了!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王圆面色冷峻,再没有多说一句,便前去禀奏。

 

朱桢直接召见了他,随意问道:“可有查到什么?”

 

“查到黄征一本手记,倒并不算什么证物,还请陛下定夺。”

 

王圆深谙禀奏之道。

 

你直接说一个人的坏,就会让人觉得你有私心而不信任,不能直说,最重要的是引导……

 

“黄大夫对元武帝很是推崇,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想来他不会做出通敌之事。”

 

朱桢已经细看起来。

 

他对内容走马观花,却觉得那些推崇之言颇为刺目。

 

如此新政,何愁大宁不强盛?

 

元武帝文治武功皆备,大梁危矣……

 

这都是黄征写下的话。

 

朱桢面色难看到了极点,看到这些话,他就回想起在大宁受过的两次屈辱。

 

关宁这两个字就是禁忌,他更无法接受梁国朝臣对其的称赞,这触动了他的逆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