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699章 朱桢的醒悟(第2页)

 

他也未必不可走这路子。

 

在即位后,就已派出使臣,而今近两年,想必也快回来。

 

朱桢期望着会有好结果。

 

这般想着,朱桢的思绪平复了许多。

 

只是他还有些担心辽庆行省的情势,元武帝关宁来了,以他的霸道,或许会有占据整个辽庆行省的想法。

 

毕竟兵力差距悬殊,想要坚守也难上加难。

 

失了辽庆行省,朱桢并非不能接受,在战后他们分析成败得出一个结论。

 

在开战之初,元武帝以让出一些土地换取胜利之机。

 

两国交战,从来都不是一时得失能决定的。

 

朱桢先前提出的求和也是这样的想法,他只是想在失去辽庆行省之前,把当地的权贵势要财物得到。

 

这些人走不脱,也许都不会走,最终也是便宜了大宁。

 

所以给驻守在辽庆行省的天兴军大将军柴拓下了命令,要聚敛财富,哪怕不择手段,失了名声也无碍。

 

钱重要还是声名重要?

 

现在是钱重要!

 

可朱桢就害怕来不及!

 

越想越是难安,他直接问道:“辽庆行省可有奏报送至?”

 

“回禀陛下,按以为惯例应该就在这几天。”

 

这是朱桢的要求,每半个月到二十天,辽庆行省那边必须送奏报到汴京,以让朱桢能随时掌握到情况。

 

“奏报来了直接送到朕这里。”

 

“来了!”

 

“陛下,辽庆行省的急报来了!”

 

朱桢的话音刚落,便有奏报送至。

 

……

 

朱桢停止杂乱的思绪,又开始处理奏章。

 

他觉得自己近期出了些问题,应该是在从大宁回来之后开始的。

 

或许是在大宁受到的屈辱太重,又或许是求和希望破灭有太多的压力……

 

在宰相庞师古甍逝后,他去了皇陵,这是他最熟悉的地方,前前后后待了有三年之久。

 

也是在皇陵,他的心得到了磨砺,才开始变得强大。

 

他开始回顾。

 

回想二皇兄跟他说过的话,或者说是教导。

 

成大事者,首要有一颗强者之心!

 

朱桢发现自己的强者之心,在元武帝关宁面前变得极其脆弱……巨大的压力之下,让他惶恐不安,患得患失,从而影响到了决策!

 

他开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才发现错了!

 

是自己带头掀起求和之风,可在这股风难以遏制后,用激进手段处置。

 

在他平复后,寻来被第一个处死的重臣黄征的“罪证。”

 

那是一本心得笔记,写了元武帝自新朝建立实行的元武新政,并且还有详实的分析……

 

不只黄征有这样的手记,后来查办的很多官员,也都是因此而定罪。

 

现在看来,他们并非推崇大宁,而是取长补短,择善而从……

 

朱桢在皇陵待了三天两夜,终于找回初心,并且他翻看了所有手记,从中悟出心得。

 

错了!

 

大错特错!

 

他不该把自己的不快发泄于朝臣,有多少一心为国的人死于这场“文字狱”!

 

朱桢幡然醒悟,他知错,但不能认错,只能是尽可的弥补。

 

而在这过程中,充当他刀刃的内廷大夫王圆,还未被处置,或者说还不到时候。

 

重用王圆并没有错,为了巩固政权,他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在他的默许下,王圆吸纳招募能臣干吏,组建了拱卫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