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851章 里应外合

戚夫人埋头写了起来。

 

其实要用的计策只有四个字,那就是里应外合。

 

她的封地所在长丰城就算是一座关隘,只要自己不预警,再把大宁军队放进来,即能成事。

 

梁武帝朱桢是把封地放在前,把军队放在后,这也是他允许贵族组建私军的缘故。

 

把你们放到前面,为了自己的封地,你们也会想尽办法,你在封地砸的越多,你就越不能随意离开。

 

你走了,你什么都没有了。

 

为什么朱桢对戚夫人那般看重,还那么放心?

 

就是这个原因。

 

戚夫人不时柳眉微皱,想着万全之策,落在纸上却是一个个数字。

 

是的!

 

她写的并不是具体的文字,只是隔开的数字。

 

这封信太重大了,并不能保证安然的送到陆正渊之手,若是被截获,她也会因此而受到牵连,遭受灾难,更会影响整个计划实施。

 

这是她跟陆郎独有的通信方式。

 

戚夫人写了快一个时辰才是写完。

 

第二天清早。

 

她就派人到各个封地送了一封信,邀贵族们前来。

 

当时同时授封的共有九人,另外八人都是曾跟戚夫人一块做生意的商人,算是一个圈子。

 

朱桢定下分封之策,最初无人响应,是戚夫人率先站了出来,还带了一批人。

 

这些人自然唯戚夫人马首是瞻。

 

在戚夫人的计划中,这些人也至关重要,因为需要他们的配合……

 

当天晚上,戚夫人又把二虎找来,把信交给了他。

 

“原路送回。”

 

“是!”

 

戚夫人再没有多说一句,也没有问二虎要给谁,知道的太多并不好,她是个聪明人。

 

又过了几日,贵族们陆续前来,因封地远近,时间并不相同。

 

不过戚夫人很有威信,只是派人传了一句话,所有人都来了!

 

九大贵族齐聚,被授封者除了戚夫人外,还有两个侯爵,六个伯爵。

 

他们被请一个静谧的房间。

 

看着戚夫人略带镇重的神色,一个身穿华服,身材微胖的中年人出声询问道:“不知戚夫人把我等寻来,是有何要事?”

 

此人是广德侯郑安。

 

郑家也是汴京城的大族,跟着戚夫人授封举家来到邑安行省。

 

他的封地距离戚夫人的长丰城不远,算是相邻的两地,只是一个红火,一个冷寂,当真是天差地别。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戚夫人的手腕能力,邑安行省曾是梁国兴盛之地,可现在却衰败的厉害。

 

郑安不止一次表露过有后悔之意,汴京城又繁华又安全不待着,却举家到这不安之地。

 

往东走不到两百里就有大宁军队驻守,整天提心吊胆,真不知道图什么……

 

有这样想法的,可不止郑安自己。

 

郑安忙着问道:“戚夫人是准备拉我们一把了吗?”

 

“怎么我拉你们的还少吗?”

 

戚夫人淡淡道:“自从咱们过来,我帮了你们多少,心里都有数吧?”

 

“有!”

 

“自然是有的。”

 

几人忙着附和,在这方面是真没得挑,他们也很清楚,既然出来了,那也只能报团取暖,紧跟着戚夫人。

 

朝廷把他们放在前,把天兴军放在后,说是共同筑成防线,实际上是把他们当成炮灰,显然在陛下的眼里,天兴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