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851章 里应外合(第2页)

 

“这不是不踏实吗?”

 

郑安开口道:“天兴军窝在镇远城中出也不出来,怕是真有事管都不会管我们。”

 

“哎,谁说不是呢?”

 

“你们没听说吗,大宁皇帝早就下了旨意,要在今年内把邑安行省夺了去。”

 

“到时大宁过境,我们可怎么办啊!”

 

话匣子打开,皆是大倒苦水。

 

局势并不明朗,也让他们整日惶惶不安。

 

“多年来攒下点家财换了这么个爵位封地,别最后竹篮打水,什么都得不到。”

 

“这话说的,你们缴纳一分钱了吗?”..

 

戚夫人的话把他们问住了。

 

顿了顿,随即便有人道:“迟早不都得缴吗?”

 

戚夫人直接道:“这钱不用缴了,你们就等着吧,只要我不缴,你们就不用缴,有事我给你们顶着。”

 

这话说的霸气,也让每个人终于有了笑脸。

 

“能行吗?”

 

“你们怕什么,有事我肯定在前面。”

 

戚夫人心想,肯定是不用缴给梁国了,至于给不给大宁缴,这个她也不知道。

 

“你们的私兵好像都没有配齐吧?”

 

绕了半天,戚夫人终于说到了正事上。

 

“我能帮你们把私兵配齐,还能彻底安了你们的心,只是有点冒险……你们愿不愿意?”

 

几人面面相觑。

 

郑安问道:“还请戚夫人详说,让我等知情……”

 

“眼下你们不用知道太多,你们只需要配合即可。”

 

戚夫人低沉道:“我说过只要把你们带出来就不会不管,我要带你们走一条光明大道!”

 

戚夫人埋头写了起来。

 

其实要用的计策只有四个字,那就是里应外合。

 

她的封地所在长丰城就算是一座关隘,只要自己不预警,再把大宁军队放进来,即能成事。

 

梁武帝朱桢是把封地放在前,把军队放在后,这也是他允许贵族组建私军的缘故。

 

把你们放到前面,为了自己的封地,你们也会想尽办法,你在封地砸的越多,你就越不能随意离开。

 

你走了,你什么都没有了。

 

为什么朱桢对戚夫人那般看重,还那么放心?

 

就是这个原因。

 

戚夫人不时柳眉微皱,想着万全之策,落在纸上却是一个个数字。

 

是的!

 

她写的并不是具体的文字,只是隔开的数字。

 

这封信太重大了,并不能保证安然的送到陆正渊之手,若是被截获,她也会因此而受到牵连,遭受灾难,更会影响整个计划实施。

 

这是她跟陆郎独有的通信方式。

 

戚夫人写了快一个时辰才是写完。

 

第二天清早。

 

她就派人到各个封地送了一封信,邀贵族们前来。

 

当时同时授封的共有九人,另外八人都是曾跟戚夫人一块做生意的商人,算是一个圈子。

 

朱桢定下分封之策,最初无人响应,是戚夫人率先站了出来,还带了一批人。

 

这些人自然唯戚夫人马首是瞻。

 

在戚夫人的计划中,这些人也至关重要,因为需要他们的配合……

 

当天晚上,戚夫人又把二虎找来,把信交给了他。

 

“原路送回。”

 

“是!”

 

戚夫人再没有多说一句,也没有问二虎要给谁,知道的太多并不好,她是个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