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哥们?我咋救了德皇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

第185章 皇室骚乱(第2页)

 而且就算他们真的帮助谢里夫·侯赛因建立了阿拉伯独立国家这个国家到底能存在多久?这可不好说。 

 因为正如中东战争的历史所示,奥斯曼帝国解体后,阿拉伯世界从未真正统一过。 

 各方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可以随时反目,结盟与背叛就像翻云覆雨一般。因此即便谢里夫·侯赛因成功建立了他理想中的统一阿拉伯,最终也难逃分裂的命运。 

 众所周知的阿拉伯乱局很可能再次上演,而对于德国来说,维持中东这片充满“黑金”的利益格局才是更为重要的,因此贸然介入实在是一个令人犹豫的决定。 

 ‘更何况,哈希姆家族唯一的资本只是他们源自穆罕默德的血统正统性,凭他们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正伺机崛起的沙特家族。’ 

 沙特家族,利雅得酋长国的统治者。 

 光听名字就能看出,他们正是日后沙特阿拉伯的前身,同时也是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瓦哈比派的大本营。 

 看看当今的沙特阿拉伯就足以说明他们的危险性,甚至包括奥萨马·本·拉登在内的众多伊斯兰恐怖分子,都出身于沙特或受到其影响。 

 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角度来看,他们理应提前铲除这个隐患。 

 而哈希姆家族早在1750年代就曾败于沙特家族,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再次溃败,被迫将阿拉伯的统治权拱手让出。 

 因此即便给他们提供武器支援,他们的下场也很可能会和美军撤离后的阿富汗政府军一样,一触即溃。 

 ‘归根结底,能真正制衡沙特家族的,恐怕还是奥斯曼帝国’ 

 事实上,早在1805年,奥斯曼帝国就曾出兵镇压势力日益膨胀的沙特家族和瓦哈比派。 

 当时的哈希姆家族已经被逐出麦加与麦地那,整个中东一片混乱。奥斯曼出手,也是为了维护阿拉伯的和平。 

 而如今的奥斯曼帝国早已衰败至极,加之世界大战的混乱,沙特家族自然又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再度扩张。 
 “目前来看,我们无法就此做出决策。” 

 “德国国内对于如何处理奥斯曼帝国仍在讨论,待有明确结果后,我们才能决定行动方向。” 

 “谢里夫·侯赛因恐怕不会满意这个答案” 

 “那就拖延时间吧。毕竟,阿拉伯的强力家族可不止哈希姆一家。” 

 这群人心知肚明,却还要问这种问题。 

 “说到奥斯曼帝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已近在眼前。” 

 由于罗马尼亚的参战,装备精良的保加利亚军队加入了对君士坦丁堡的攻势,使得奥斯曼帝国已无力支撑。 

 情报部门报告称,驻守在加里波利半岛的穆斯塔法·凯末尔帕夏与奥斯曼军队,正在考虑撤退至安纳托利亚,以避免被彻底孤立。这对英国而言无疑是场及时雨。 

 直至此刻,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其他英国官员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 

 “那么,君士坦丁堡以及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领土将归谁所有?” 

 “应该会归希腊。” 

 “哦?倒是有些意外。我本以为保加利亚会为争夺此地闹得不可开交。” 

 施蒂尔克总理的话得到了众人的认同。毕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本就源于保加利亚对领土的贪欲。然而这次情况不同,保加利亚忙于消化塞尔维亚的领土,无力再觊觎君士坦丁堡。 

 据说为了得到君士坦丁堡,希腊首相韦尼泽洛斯甚至亲自向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和首相拉多斯拉沃夫哭诉恳求,希望他们放弃。 

 从希腊人对君士坦丁堡的执念来看,这传言倒也颇有可信度。 

 ‘当然,占领君士坦丁堡倒还好,可如果他们想借机实现“大希腊主义”(megali idea),向安纳托利亚扩张,那可就越界了。’ 

 虽说汉斯个人对东罗马帝国怀有一定的喜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想在20世纪再看到它的复活。 

 更何况,从地图格局来看,这样的版图实在太不美观了。 

 “总之,一旦君士坦丁堡陷落,奥斯曼帝国内部主张媾和的声音也会迅速增大。毕竟他们本就不情愿地卷入了这场战争。” 

 “咳这倒也是。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新近独立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吧。听说德国打算将这两个国家合并?” 

 “是的,我们打算建立‘波罗的海王国’,毕竟这两个国家都是以波罗的海德意志人为核心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