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革命之敌
“正是如此。”
罗莎·卢森堡的话音一落,斯巴达克同盟内部顿时一片骚动。
毕竟,她口中的目标并非寻常政客,而是帝国的外交大臣,更是皇帝的女婿。就算是再狂热的革命者,这个提议也未免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罗莎,这未免太过激进了吧?”
卡尔·李卜克内西特低声说道,神色间满是忧虑。他是罗莎·卢森堡最坚定的战友,可这次,他却无法轻易认同她的决定。
如果失败,不仅斯巴达克同盟,就连整个德国的社会主义势力都将被彻底铲除。
因为,那个名为“汉斯·冯·乔”的男人,分量太重了。
正如罗莎所言,他是支撑德意志帝国的基石,是这场大战中引领德国走向胜利的关键人物。
只要随便找个柏林市民问上一句:“汉斯·冯·乔在战争中做了什么?”
得到的回答一定是——
“你问侯爵阁下做了什么?开什么玩笑!我们德意志能主导协约国,能在战争中一路胜利,都是托了侯爵阁下的福!”
这正是事实。
德国人再清楚不过,皇帝在内政上或许还算合格,但在外交上,尤其是国际事务上,简直糟糕透顶。
毕竟,自俾斯麦去世后,他们亲眼目睹了帝国的混乱。
然而,自从汉斯·冯·乔崭露头角,一切都变了。
曾经那个外交拙劣、四处碰壁的德意志帝国,竟然变成了纵横捭阖、运筹帷幄的大国。
最显著的例子,便是英国。过去,英德协约的谈判每次都无疾而终,但如今,这一切都因汉斯·冯·乔而得以实现。
当然,最近英国的确频频闯祸,可如果没有这场协约,德国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正因如此,没有人敢质疑汉斯·冯·乔的功绩。
“也正是因此,我们必须除掉汉斯·冯·乔。”
罗莎·卢森堡语气坚定。若想让革命成功,这位帝国的擎天之柱必须倒下。
“你们以为,他只是运气好才成为皇帝的女婿吗?不,汉斯·冯·乔如今在帝国的地位,甚至已凌驾于俾斯麦之上!”
也就是说,只要汉斯·冯·乔一死,看似牢不可破的德意志帝国便会土崩瓦解。
“看看俾斯麦的时代,再看看他被罢黜后的德国吧。”
当年,那位年迈的铁血宰相被年轻气盛的威廉二世赶下台时,大多数德国人对此嗤之以鼻。毕竟,俾斯麦的独断专行早已让他们厌倦。
然而,在他离去后,德国人却前所未有地怀念他。
因为驱逐俾斯麦后的皇帝,竟在短短数年间,就将德国的外交体系彻底摧毁,让帝国从欧洲的强者变成了孤立无援的弃子。
如果当初德国继续那种颓势,如今被代替法国的,恐怕就会是他们自己了。
“而汉斯·冯·乔的影响,比俾斯麦更甚!今日德国的强势,几乎完全是他的手笔。一旦他消失,这一切都将崩溃。”
毫无疑问,汉斯·冯·乔死后,德国的外交格局将彻底瓦解。
届时,失去了调停者,德国将陷入与波兰等东欧新兴国家的冲突,而英德协约也会分崩离析。
更严重的是,他的死亡将使得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重新抬头,帝国不仅会失去外交能力,甚至会自毁长城,将自己推回孤立无援的境地。
或许,这一切只是罗莎·卢森堡的推测,但有一点毫无疑问——汉斯·冯·乔的死亡,必将对德意志帝国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
“更何况,他正在资助社民党那些修正主义者,刻意制造社会主义者内部的分裂。不管是否为了革命,他都必须死!”
如今,斯巴达克同盟已经公开与社民党决裂,而后者却在帝国的战争政策下妥协,甚至主动终止罢工,配合政府进行战时动员。
更可恨的是,社民党的修正主义不仅渗透了罗莎的故乡波兰,甚至连芬兰都受到影响,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依旧是汉斯·冯·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