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例(五)(第3页)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说道:“哦,你问到这个啊,那可是有点意思。伤寒这家伙要是真的传到了少阴,那脉象就会变得特别有意思,脉沉细而数,就像是深夜里的猫步,悄无声息又带着点急促。手足呢,时而冷得跟冰棍似的,时而又热得跟火炉一样,简直就是自然界的天气预报,但可惜它预报的是你自己身体的‘阴晴圆缺’啊!更别提那咽中痛得跟吞了个火球,小便也难得跟考驾照似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惊讶地说:“这么神奇?那仙师,咱们有啥高招没?”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说道:“别急,我这就给你开个方子,叫做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就像一部武侠小说的武功秘籍?哈哈,其实它可是治疗伤寒传入少阴的绝招哦!”

 接着,仙师就开始详细讲解起这个方子的制配方法:“首先呢,咱们得准备一枚大大的附子,记得要炮制过,去皮破成八片,这附子啊,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大内高手,虽然有毒,但炮制得当,那就是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然后,再来二两细辛,这细辛就像是山林中的小精灵,细小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还有黄连四两,黄芩二两,黄连啊,苦得跟人生似的,但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黄芩呢,则是清热解毒的好帮手。”

 “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啊,一两就等于5克,所以这方子就是附子一枚(大约25克,炮去皮破八片),细辛10克,黄连20克,黄芩10克。把这四味药放在一起,加水六升,煮到剩下三升,然后分成三份,一天喝三次,每次温服一升,保证你药到病除!”

 弟子一听,眼睛亮了起来,但随即又有点疑惑:“仙师啊,这附子不是有毒吗?喝下去不会出问题吧?”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你这小子,还真是细心。没错,附子确实有毒,但那是对于不懂炮制的人来说。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个‘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只要炮制得当,附子那就是治病救人的好东西。而且啊,这方子里的黄连和黄芩还能制约附子的毒性,让它们互相制衡,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弟子一听,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原来如此,仙师真是高明啊!”

 张仲景仙师又是一笑:“你知道吗,咱们中医啊,那可是讲究个辩证施治,得因病制宜,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就比如说这个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吧,它为啥能对付伤寒传到少阴的那些个毛病呢?说白了,就是因为它能瞅准病症的根儿,对症下药。

 你想啊,咱们人身上这阴阳得平衡,要是哪边儿偏了,那肯定就得生病。这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啊,它就厉害在这儿,能帮你调和阴阳,把身子骨儿给理顺了。再说清热解毒,那可是它的拿手好戏,身体里的那些个热毒啊,它都能给清出去,让你的身子轻松自在。

 还有啊,这方子还能温阳散寒,你说这多全面!要是身体阳气不足,寒气太重,那不得整天哆哆嗦嗦的,没精打采嘛。但这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一喝下去,嘿,那寒气就得给它赶跑,阳气也就回来了,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所以啊,学中医啊,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慢慢琢磨,好好体会。最重要的,还是得理解病症的本质,你得知道为啥会生病,这病到底是咋来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不然的话,那就是瞎忙活,白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