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例(十四)(第2页)
小弟子脸上露出了恐惧的表情:师父,那“脉欲厥”又是啥意思?听起来好吓人啊!
张仲景仙师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别怕,这“厥”啊,是脉象的一种变化。想象一下,你正在吃冰淇淋,突然咬了一口辣椒,那滋味儿是不是让你措手不及?这“厥脉”就像这样,一开始脉来得很猛,像洪水滔天,然后慢慢变小,细得像根线,接着又来个大浪头,又是汹涌澎湃。这就是“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大”,是伤寒病邪在体内捣乱,让脉象也跟着“发疯”呢!
小弟子笑地满地打滚:哈哈,师父,您这解释太生动了!那接下来呢,恶寒得厉害会咋样?
张仲景仙师表情严肃的说道:恶寒得厉害,就像被冻成冰棍儿,全身毛孔都紧闭着,可有时候呢,这冰棍儿突然遇到了暖气,就“翕翕汗出”了,也就是微微出汗。但这可不是好事,因为这时候毛孔虽然开了,但里面的寒气还没完全散去,再加上出汗,津液一伤,喉咙就容易痛,就像吃了太多冰淇淋,嗓子发炎一样。
小弟子叹息道:哎哟,这伤寒病还真够折腾人的!那要是热得多呢?
张仲景仙师继续说道:热得多啊,那眼睛就像被火烤了一样,红红的,血丝都冒出来了,看起来就像兔子眼。而且,这热气还会扰乱心神,让人眼神不灵动,就像熬夜打游戏打多了,眼神呆滞一样。这时候,如果医生再给你用点发汗的药,想帮你把邪气赶出去,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咽喉就更容易受伤了,就像火上浇油。
小弟子张大了嘴巴:妈呀,这伤寒病也太狡猾了!那要是再用泻药呢?
张仲景仙师神情严肃的说道:泻药啊,那更是雪上加霜了。寒气多的时候,用泻药就像冬天开窗户,寒气直往肚子里灌,拉的粑粑都是清的,跟水一样。热气多的时候,用泻药就像给油锅加水,噼里啪啦乱炸,拉的粑粑就可能带脓带血,那可就更惨了。
小弟子露出悲惨的表情:师父,那要是用热敷或者艾灸呢?
张仲景仙师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热敷或者艾灸啊,就像给身体穿了个棉袄,本来是想暖暖身子,但如果体内湿气太重,这棉袄一捂,湿气就出不来了,反而会让皮肤发黄,就像秋天收获的玉米,放久了就会变黄一样。要是用热敷敷喉咙,那喉咙就更干了,就像沙漠里的仙人掌,渴得要命。
小弟子冷汗直冒:师父,听您这么一说,这伤寒病真是防不胜防啊!那有没有救命的稻草呢?
张仲景仙师神秘的一笑:当然有啦!这根救命稻草就是小便。如果小便通畅,说明体内的水液循环还正常,邪气还没完全堵住尿路,那就还有救。要是小便都排不出来了,那就危险了,就像河流干涸了一样,身体里的毒素和邪气就排不出去了,情况就棘手了。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求知若渴地说:“师父师父,我想知道伤寒发热时,为啥嘴里会像开了锅似的呼呼冒气,头还疼得要命,眼睛还变黄,鼻子出血止不住,感觉身体里的阴阳俩小人在打架都虚了。还有啊,有的人想喝水喝到吐,有的人碰水都怕得要命,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捋了捋长髯,笑眯眯地说:“嘿,你这问题问得好,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个‘望闻问切’,你这一下子把好几个症状都问全了。来来来,为师给你细细道来,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还能学到不少干货!”
“首先啊,伤寒发热,那是外邪入侵,正气在跟它打架呢,嘴里呼呼冒气,那是因为体内有热,热气往上冲,连带着头也跟着疼,眼睛发黄,那可能是肝胆也受影响了,肝开窍于目嘛。至于鼻子出血止不住,那可是热毒太盛,把血管都给‘烤’破了。这时候啊,病人的阴阳两虚,就像两军交战,双方都筋疲力尽了。”
“说到想喝水和怕喝水,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想喝水的呢,说明体内还是热,想用水来灭火,但要是喝得太多,胃受不了,就得吐。这就像你渴极了猛喝一大杯水,结果打嗝都打嗝不出来,对吧?而那些怕喝水的,那是体内寒气太重,水一进去就像冰块掉进了油锅,‘嗞啦’一下,寒气更重了,手脚都发凉,这就是厥证了。”
“这时候啊,你要是乱给病人下药,比如用泻药,那可就麻烦了。喉咙里可能会长疮,疼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要是病人手脚还暖和,那可要小心了,泻得太狠,肠子都可能受不了,拉出脓血便来。头痛目黄的人,用了泻药,眼睛都可能睁不开,你说吓人不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