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聚兵马大募六军,励士卒重启军爵(第3页)
狄泉到了东平府,“青面兽”杨志出城相迎,东平府在他的带领下已经基本上恢复了生产和正常运转,前知府大人程万里虽然免于死罪,但是被他安排在城里面打更做了一个更夫,也算是翻不了身了。
狄泉和杨志细说了招兵买马一事,杨志表示赞同,但是提出了一个要求,想要狄泉在招募士兵的时候废除宋朝的刺字环节。
宋朝征兵,主要分为测量身高体重,查看行为举止,辨别视力强弱三个步骤。
全部合格者,在脸上刺字,标识军号,然后发放军饷、军装,编入军籍。
因为要在脸上刺字,因此招募也被称为招刺。
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兵役制度中都没有刺字环节,是宋朝所特有的,始于后梁太祖朱温。
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大乱,士兵也活不下去,有的人也不想打仗,所以士兵的逃亡现象非常严重。
士兵数量决定这军队的战斗力,老出逃兵怎么行?
所以后梁朱温下令,让人在士兵脸上刺上军号做标记,据此抓捕逃跑的士兵,后来一直被两宋沿用下来,直到元朝才被取消。
南宋时期,在脸上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的八字军,也是受此影响下的产物。
而士兵刺面纹身的,主要是厢兵。
大宋的军制里面,禁兵是中央军,待遇很好,所以,别人想要加入禁军,也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一般不必担心禁兵会逃亡,也没有禁军逃跑的,因此就用不着刺身文面了,毕竟禁军拱卫京城,也需要仪表,一群刺字的禁军像是一群配军一样,多少有点丢人啊。
而乡兵,在身份上是农民,待遇就天差地别了,他们的作用主要是保卫家乡,不必东征西讨,也就算是民兵。
他们虽然是在军队序列之中,但不属于正规军,也就不需要刺字。
而厢军所处情况就不同了。
绝大多数的宋朝边军,都是背井离乡,而且宋代还“更戍”,各地军队要定期轮流换防,简直是折腾军队,保不齐哪天你就到大漠驻防去了。
厢兵如此,既危险又艰苦,所以,逃亡的情况很多,为了防止逃跑,所以厢军都要刺字。
像是西军,就是在手臂上刺字,据说还是狄泉祖宗狄青定下来的规矩。
虽然“招刺”这种行为有其意义之所在,但是狄泉还是不希望这种行为进行下去,毕竟这个行为多少是带有一定的侮辱性意味,在宋朝重文轻武的大局势之下,这个行为就颇有意味的。
“凡我军招兵,皆免除刺字,此外,我军行军功爵制度。”
狄泉很清楚,宋朝冗兵,士兵不满军饷,大多困苦,且有功不赏。
所以,军队打仗都没有动力。
而真正想要军队有动力和战斗力,就要用军功爵制度。
军功爵制度在商鞅变法后于秦国发扬光大。
秦朝当时为解决世卿世禄制度带来的弊端,消除老贵族对政治的影响,对军功爵制贯彻实施。
这就造成了即便是即使是皇亲国戚,在没有功劳的情况下也不能享受锦衣玉食,荣华富贵。
到了汉朝,刘邦为了巩固刘氏统治,直接白马之盟,表示非刘氏后代才有资格被封王。
这时,军功爵制度反和白马之盟相违背,已经干预统治者的决策了,因而逐渐消亡。
而后来的朝代里面,军功爵制度没有复兴,而文官地位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军功爵制度。
到了宋朝,重文轻武到达了极点,武人的权益随着狄青的倒下,已经轰然倒塌,武人更不可能翻身了。
和平年代,军功爵制度可能会造成爵位泛滥等一系列的负面情况。
但是,在乱世,在开基创业的时代,军功爵制就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而且,狄泉只需要限制军功爵制度最后可以得到的特权,那么可以把军功爵制度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那么它将是激励万千将士的强心剂。
试想一下,能够通过杀敌改变命运的狄泉大军和那些有功不得赏,饱受冗兵之苦,被层层盘剥,地位低下,无法靠军功改变命运的宋军作战,那无异于是虎入羊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