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环氧树脂新复合材料
究其原因,磁异探测器在反潜任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除声学探测系统外,反潜机最为核心的探测设备。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磁异探测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甚至超越了声学设备。这是因为潜艇虽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降低自身的声学信号,但全金属壳体在地球磁场环境下却难以隐藏。特别是在潜艇行进过程中,磁力切割产生的强烈电磁信号更是难以完全掩盖。磁异探测器正是基于这一原理,才能在广袤无垠的海洋上准确锁定藏身海底的潜艇。
反观之,如果没有这套设备,仅依靠声学系统进行探测,效率将大打折扣。因为反潜机投放的声呐浮标功率有限,且易受海洋杂波、洋流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准确性并不高。这也是为什么在华夏的图-142反潜巡逻机未配备磁异探测器之前,许多人更愿意将其称为远程海航巡逻机,而非反潜巡逻机的原因。
因此,对于加装02号腹部盒装组件的改进型安-26来说,宇航公司提供的可收放式磁异探测器无疑是其成为真正反潜巡逻机的关键所在。即便安-26的舱室内部因临时改装而显得粗糙不堪,座椅只是用钢条焊接后铺上海绵垫子拼凑而成,气密设备和空调设备更是无从谈起,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反潜巡逻机的身份。
因为那根可伸缩式的磁异探测器能够深入水下300米进行精确探测,配合前端的对海搜索雷达,可以对半径200公里的范围进行无死角搜索。一旦发现可疑目标,便可迅速释放组件两侧的十枚主/被动声呐浮标,对潜艇进行更为精准的定位。
正是得益于02号腹部盒装组件内的这根磁异探测器,华夏的b-79“狐步”级常规潜艇和米国的“射水鱼”号鲟鱼级核潜艇才得以被成功发现。强烈的磁信号一波波回传,将两艘潜艇的动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夏对此技术寄予厚望,他深知这一技术突破将带来无限的发展前景。因此,他不断催促屈菁菁和楼小云加快研发进度,同时自己也在不断探索新材料的应用中汲取灵感。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风扇叶片?”当陈夏提出这一设想时,华夏总局的顾问脸上写满了怀疑,不仅是顾问,在场的所有航空工业界的高管和专家都对陈夏的话表示深深的质疑。
“没错,这是我最近想到的新点子。”陈夏坚定地说道,“如果这种材料能够研发成功,那么我们的优势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甚至有可能超越他们其他的制造工艺。”
“那这个东西具体该怎么运用起来呢?”安然随口抛出了这个问题。
也难怪大家会有这样的反应,毕竟在当今全球范围内,能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功应用于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上的,唯有米国一国。
那便是被誉为动力之王的通用ge-90大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其单台推力高达56.9吨,这一成就无疑为四发大型客机敲响了丧钟。
装备了两台ge-90的波音777,能够轻松完成上万公里的洲际飞行,而且在燃油经济性、可维护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升。相比之下,波音747这类四发客机就显得有些鸡肋了。
当然,这只是ge-90对民航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革之一。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通用公司在其研发过程中倾注的各项尖端技术。其中,利用碳纤维制成的一级风扇叶片就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
ge-90之所以能够力压罗罗和普惠等竞争对手,登上航空发动机的王者宝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碳纤维风扇叶片。
尽管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但在某些关键部件上,它仍然无法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尤其是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叶片。
这是因为大多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虽然足够,但在韧性方面却与钛合金等金属材料相去甚远。
因此,在撞鸟这一关键指标上,碳纤维复合材料始终难以过关。一旦发生飞鸟撞击,碳纤维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很容易完全碎裂,进而导致发动机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