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管这叫烟花?九点睡觉睡不着

第424章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第3页)

 并跑到京城拜见总部领导,拿下了两个部队研发计划,这就是直-12和直-15两款直升机。

 起初,这一举动确实让业内震惊,没想到陈夏的反击来得这么快,以至于不少舆论和厂商开始见好就收,偃旗息鼓。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直-12和直-15双双下线,并开始实际测试后,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特别是直-15,差到连总部领导都看不下去,不止一次把陈夏叫过去一顿批评。

 看到这种情况,舆论和其他厂商又开始活跃起来,攻击陈夏附属厂直升机业务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而陈夏附属厂似乎真的扛不住这种惊涛骇浪般的风潮,主动收缩直升机业务,砍掉了鸡肋般的三款工程直升机。

 同时,直-15项目也被无限期暂停,只保留了直-12作为陈夏附属厂能够研制直升机的证明。

 面对这个局面,舆论和其他厂商可谓欢欣鼓舞,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占据了绝对优势。

 更重要的是,他们把陈夏附属厂这个航空界出了名的“野蛮人”阻挡在了直升机业务之外。

 从此,陈夏附属厂在固定翼飞机领域继续深耕,而直升机领域则依旧是那些老玩家的天下。

 那时,陈夏附属厂确实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如果是其他企业,可能早就把直升机业务甩手扔掉了,因为实在太棘手了。

 但陈夏附属厂没有这么做,陈夏更没有。他们的直升机业务虽然失败了,但这些失败的直升机却为他们铺设了一条涡轴发动机崛起的道路。

 没错,陈夏附属厂确实收缩了直升机业务,但收缩并不意味着败退,而是他们在蓄力,准备更猛烈地出击。

 当部队对直8的改进型不满意,要求重新设计蓝本、进一步提升性能时,瓷都直升机有限公司不得不重新对直8的各项分系统进行招标,其中动力总成是至关重要的一项。

 这款国内唯一掌握全套生产技术的三发大型直升机,未来的装备量预计将达到350至500架,还不包括各类改装机。

 因此,各涡轴生产厂家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向瓷都公司献上了一大堆1000千瓦级的涡轴发动机。

 在一众2000千瓦以下的涡轴发动机中,陈夏附属厂的3000千瓦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显得格外突出。

 正愁没有大功率发动机来匹配直8这款有着重型直升机架构、却无重型直升机性能的瓷都公司,毫不犹豫地将未来直8改进型的涡轴大单交给了陈夏附属厂。

 这一战,让舆论和其他厂商一片哗然!

 他们不得不哗然,因为陈夏附属厂这简直是在掀桌子。

 当时屈菁菁也不理解陈夏的做法,觉得行不通,在和安然沟通后便向陈夏提出了疑问。

 “陈队,你这样做不是砸了国内其他厂家的饭碗吗?”屈菁菁问道。

 “这样做有好处,我们不能一直被动,必须主动出击,这样或许能改变我们现在的局面。”陈夏回答道。

 其他涡轴发动机厂家都是1000千瓦级的发动机,你们陈夏附属厂一上来就是3000千瓦级的。

 连2000千瓦级的过渡都没有,这是要干嘛?砸国内厂家的饭碗吗?

 更何况直8改进型的利益那么大,谁都想分一杯羹,结果这么肥的一块肉就被陈夏附属厂这个“野蛮人”给吞了。

 正所谓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那些“友商”不疯才怪呢。

 “友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没过多久,陈夏附属厂在直升机业务方面的失败案例就被翻了出来。

 转眼间,在舆论的推动下,这些案例变得人尽皆知,矛头直指陈夏附属厂的涡轴发动机业务。

 以此证明陈夏附属厂所谓的3000千瓦级涡轴发动机明显是个悖论,理由有三:

 首先,世界上能够生产这个级别大功率涡轴发动机的只有米国和前华夏国,而随着前华夏国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