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枫渡清江

第503章 抹除天皇,建立国际产业秩序!(第3页)

 

但这些武士和足轻往往都会遭受到大明严惩。

 

很多野心勃勃者还被大明押回国内直接凌迟。

 

这也就使得这些想让倭国再次混乱的势力不能掀起什么大浪来。

 

但越后国家臣长尾政景的叛乱,还是让朱厚熜为此下达了一条圣旨,那就是为阻止倭国倭乱不断发生,各倭大名不得造甲胄,已有甲胄全部上交,其国内安全皆由大明帝国负责。

 

长尾政景也在被押解进京的途中知道了这一条圣旨,并因此更加愤怒,而在刑场上大吼道:

 

“我大和天子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你们明国天子并不是天子,乃是窃据天子神位的贼寇,没有资格管我们大和的事!”

 

长尾政景再怎么呐喊自然是没用的,最终还是被剐于市。

 

但他说的情况也是事实。

 

作为岛国的倭国统治阶层在民族意识上一直自比为天下中心,所以他们有自己的皇。

 

朱厚熜自然不能承认,且也认为其他人称皇是对礼道尊严的严重侵犯,是大逆不道之举。

 

所以,朱厚熜增派了俞大猷、汤克宽部大军去倭国征讨京都,最终因此生擒了其皇族和公卿,在京都学了一下黄巢,来了一个京都踏尽公卿骨。

 

即便是曾被大明封为王的足利氏也因为首鼠两端、背着国朝向贼子称臣,而被族诛,废王号。

 

当然,不少出身倭国皇族公卿的大名也因此发动了叛乱,乃至联合起来进攻大明。

 

但因为大明实力太过强悍,武器装备太先进,他们彼此又并不统一,所以基本上都被镇压,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到奴儿干都司极北区域挖矿。

 

更有不少不满大明否认倭国皇族与公卿的尊贵,乃至进行物理消灭的倭人武士,选择了逃亡。

 

因为他们觉得大明已经在事实上亡了他们的国,还在倭国活着的倭人都是亡国奴和背叛自己大和的人。

 

有的倭人武士还逃到了吕宋岛。

 

但此时的吕宋岛也正在被大明进行教化。

 

因为明军调集了不少来自两广兵,来到了吕宋,对冒然闯进吕宋岛的西夷人和帮助西夷欺压汉人的土人进行了驱赶和镇压。

 

朱厚熜还因此仿永乐朝例,废吕宋国号,重新设置了吕宋总督,而令第一个奉旨去吕宋的大臣朱纨担任吕宋总督。

 

朱纨就任吕宋总督后,主要做的就是三件事。

 

一件是建立新的法规,让吕宋可以出现新的秩序,特别是新的贸易秩序。

 

另一件是招募劳工去吕宋各处采矿与伐木,给大明中土带去更多的原材料,同时也给吕宋自己带来更多廉价商货,让吕宋因此更加富庶。

 

朱厚熜已经在打算对大明帝国本土与海外势力范围做一个产业上的分工。

 

为此,朱厚熜特地将严嵩和徐阶召集到御书房说:“朕在想,礼法上既然要讲究天地君亲师,尊卑有序,那父子之国与臣子之地在产业上也得讲究贵贱有别。”

 

当朱厚熜这么说后,严嵩和徐阶不禁一愣。

 

产业贵贱有别,他们明白。

 

种田肯定比卖唱尊贵。

 

譬如青楼产业肯定就比茶楼产业低贱。

 

但当朱厚熜将这个与眼下父子臣子之国联系起来时,他们就有些犯起糊涂来。

 

连严嵩也不得不主动问:“请陛下明示。”

 

“朕在想可以把一些低贱而不适合本土干的行业转移出去,以后只让吕宋、倭国、交趾诸地的人干!”

 

“比如娼妓之业、赌博之业,再有就是一个行业中的技艺要求不高的那部分,比如织造中,织布和纺纱可以让出去,我们的人只负责造织机和纺纱机,乃至将来本土只研制织机和纺纱机,把制造这部分也交给他们。”

 

“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以后,无地百姓无赋税之累,士绅难以靠投献寄生,若在这时将一些低贱或低价值的产业转移到藩属之国,进而把从他们身上赚取的钱用于促进本土之教育、鼓励本土士民治学发展新技艺,如此不可谓不是术业有专攻,天下必定更加井然有序。”

 

朱厚熜说到这里看向二人:“两位阁老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