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贵族月下喝鸡汤

第195章


 这批宝藏中,除了金币和银币,更多的还是宝石及金银器物。 

 这些珠宝大多来自于16-17世纪的欧洲,这个时期的珠宝真是其乐无穷,对于喜好此道的专家来说,可以研究很久。 

 当时的珠宝工艺限制,每一件珠宝可以看见手作的不规整感而形成的拙朴之美。 

 但,华丽的珐琅彩配色、简单宝石切割的通透感,繁复的造型,再加上巴洛克珍珠的融合,又让珠宝呈现丰富饱满的形象。 

 有些珠宝还加入了宗教、预言故事,看一件珠宝,等于享受看一本书、一幅画的精神盛宴。 

 在多种艺术风格中,要说最让人情迷的,那一定是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它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 

 但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而这些也都体现在了这一时期的珠宝上。 

 十七世纪,就是巴洛克的世纪。 

 其实最早的时候“巴洛克”并不是一种艺术风格,而是一种珍珠的名字,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 

 后来,它才成为一种欧洲文化的典型艺术风格。 

 而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状态推动的,当时社会大家都很有钱,有钱就要造呀,所以大家就都崇尚奢华,怎么费钱怎么来。 

 尤其是当时的王室,大家都喜欢珠宝,整的那些珠宝造型一定要繁复、珠宝一定要大件,极尽奢华。 

 而巴洛克的特点,其一就是哪里都不能缺少美钻。 

 钻石的纯净,宫廷的华丽,让巴洛克成为欧洲皇室青睐的风格。 

 巴洛克风格珠宝也从不掩饰对于上流社会奢华享乐的推崇,大块宝石的装饰,形成气派且独特的珠宝风格。 

 其二是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 

 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因为从诞生起,巴洛克艺术要得到罗马教廷的支持和庇护,不可避免地要颂扬宗教,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 

 巴洛克珠宝与同时期的其它艺术品一样,受到浓烈的宗教色彩影响。 

 但突出的特点是体积更大,十字架在吊坠、耳环、戒指、皇冠中反复出现,这也成为欧洲珠宝史中的一大标志。 

 而在如今的巴洛克珠宝设计中,神秘元素和宗教色彩已不再是束缚,反而成为其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 

 那时的人们还喜欢把浮雕戴在身上。 

 浮雕人像在巴洛克时期的宫廷珠宝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的形象,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材质比较多样,无论是缟玛瑙、宝石,贝壳等,一切能雕刻成型的材质都可拿来制作。 

 配以珍珠、钻石、祖母绿等,镶嵌在手镯及皇冠上,成为一种极具时代象征的珠宝装饰手法。 

 因为有钱任性,所以珠宝要五彩缤纷的。 

 贵重彩宝在巴洛克时期珠宝中广泛运用或许与此时皇室对于华丽感的孜孜以求有关。 

 并且在皇室和教皇的苛求下,宝石的切割工艺不断精进,颗粒巨大高饱和度色彩的红宝石、尖晶、蓝宝石、祖母绿等纷纷跃上皇冠。 

 缤纷彩宝在金色的衬托下轻易就能营造出奢华的宫廷气质。 

 再配上优雅高贵的珍珠,变得更加珍贵。 

 在巴洛克时期,珍珠得到了充分及颠覆传统的发挥,珍珠也在巴洛克时期欧洲宫廷皇室及贵族中倍受青睐。 

 光彩柔美的珍珠,在发鬓、耳畔、颈部、腕间以及时装上,无处不散发着优雅迷人的魅力。 

 巴洛克时期的珍珠,并不是以晶莹圆润为主,更多以珍珠原有的形状而制作。 

 在现代,巴洛克风格也被很多设计师及艺术家运用,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在诸多的珠宝风格中,巴洛克珠宝绝对是永恒的经典之一。 

 起源于欧洲1600年至1750年的巴洛克风格,不仅在艺术层面被广为盛行,同时也影响着时装与珠宝的创作。 

 而这批宝藏,90%都是巴洛克风格,倒也方便了雷克他们判断这批古董珠宝的年代。 

 如果这批宝藏出现在伦敦,一定会引发上流社会贵族小姐们的疯狂追逐。 

 没有女人不爱珠宝,如果有,那一定是珠宝的价值不够高。 

 这一晚上,他们可以睡个好觉了,外面天黑了,他们不可能摸黑工作,必须得等天亮。 

 天亮以后,他们会

利用吊索和滑轮,将木箱一个个吊上去,然后慢慢运回勇士号上。 

 所有人都很兴奋,除了雷克。 

 他也兴奋过,只不过持续的时间很短,很快就陷入了沉思。 

 因为他没有从这批宝物中发现线索,如果这是威廉基德的宝藏,难道不应该留下什么线索吗? 

 安娜可能因为跟他亲密过的原因,更容易感受到雷克的情绪,她察觉到雷克的情绪不太对,便趁着大家都去休息的时候,凑过来问: 

 “怎么了?你看上去不是太高兴。” 

 “不,我很高兴只是没那么高兴罢了。” 

 “为什么?难道你觉得宝贝不够多?” 

 “不是,我只是想要发现更多的线索,但显然,这里没有。” 

 “也许这不是海盗基德的宝藏。”安娜说。 

 “你也觉得?” 

 “是的,价值太高了,海盗基德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积累出如此多的财富,这不可能,脱离实际了。” 

 雷克深吸一口气: 

 “如果是这样,我倒是好受了一些。” 

 “我只是猜测,究竟属于谁,还需要专业人士来判断。” 

 雷克点了点头: 

 “行了,回去睡吧,不想了,明天还得干体力活呢。” 

 ... 

 视线转向欧洲大陆,现在的欧洲,可以说是坐在了火药桶上。 

 如果不是置身于这个世界,光靠历史资料,恐怕很难理解火药的烈性。 

 这么说吧,原世界的人,公认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 

 但实际上,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也会有别的事件成为导火索。 

 换句话说,现在的欧洲,随便谁打个喷嚏,都有可能引发大战。 

 只能说,斐迪南大公的死,纯属巧合! 

 如果一切没有改变的话,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领着爱人去萨拉热窝巡视,不想却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该事件发生之后,欧洲很快乱成了一锅粥。 

 先是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怂恿下向塞尔维亚宣战,毛熊对此作出反应,接着德国向毛熊宣战,法国又对此作出反应。 

 德国又向法国宣战,德国要打法国,准备借道比利时,比利时不同意,于是德国又向比利时宣战。 

 英国见英法德之间的缓冲地带比利时将被德国占领,也迅速作出反应,向德国宣战,。 

 英国参战,大英帝国下的一帮小弟南非联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加入战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至于斐迪南大公,他虽是奥匈帝国的皇储,身份尊贵,但决不至于因为一个人的死,而引发一场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 

 还有那个塞尔维亚青年,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自杀斐迪南夫妇呢? 

 要回答上边两个问题,就要从德国的崛起之路说起。 

 18世纪初的德意志地区是没落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一些邦国。 

 由于罗马帝国的衰落,德意志地区一盘散沙,而欧洲大陆从中世纪开始老大哥一直是法国。 

 法国是隔三差五将德意志按在地上暴打一顿,然后弄点钱和地。 

 有一篇课文叫《最后一课》,里面的背景所在地阿尔萨斯和洛林也是这期间被强迫割让给法国的。 

 据统计,从1675年到1813年,法国入侵德意志地区不下14次,平均每十年就发生一次战争。 

 后来拿破仑战争促进了德意志地区的民族觉醒,自此以后,德意志地区统一是大势所趋的观点便深入每一个德意志人的心中 

 1815年德意志联邦取代了名存实亡的神圣罗马帝国,联邦中的奥地利和普鲁士是最强大的两个君主国。 

 奥地利国势日衰,缺乏振兴国家的措施,而普鲁士大力发展农业,实力不断增强。 

 186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继位后任命俾斯麦为外交大臣,而俾斯麦从小就有统一德意志地区的愿景。 

 在老国王的支持下, 1864年,普鲁士先伙同德意志地区的老大奥地利暴捶了一顿北方的丹麦,夺回了德意志自古以来的领土荷尔斯泰因。 

 1866年,为争夺德意志地区的领导权,普鲁士又伙同意大利对奥地利宣战,那时候的奥地利国力衰退,已经不是普鲁士的对手。 

 鉴于奥地利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关系错综复杂。 

 当时俾斯麦深知吞并奥地利并不现实,秉着做人留一线,

日后好相见的道理,留下了奥地利这个兄弟。 

 普奥战争后,由奥地利主导的德意志联邦宣告解散,同时普鲁士主导的北德意志联邦成立。 

 奥地利为了化解在普奥战争中的失利对帝国的冲击,被迫对国内强大的匈牙利贵族做出妥协,宣布将奥地利帝国更改为所谓共主邦联,同时改名为奥匈帝国。 

 匈牙利地区成为奥匈帝国内部的一个王国,并拥有自己的国王。 

 自此之后,拦在德意志统一面前的,只剩下对南德意志地区拥有影响力的法国。 

 在俾斯麦的煽风点火之下, 1870年普鲁士和法国爆发著名的普法战争。 

 这场战争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宣告结束,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地区除奥匈帝国以外的统一,并改名德意志帝国,简称德国。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要求法国归还德意志自古以来的领土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并赔款50亿法郎(这大概相当于七亿两白银)。 

 俾斯麦掐指一算,这么多钱,法国差不多要20年才能还完,足够吸干法国的元气了。 

 当时俾斯麦看得很清楚,一旦让法国割地赔款,那么德法之间的仇就结深了。 

 新生的德国本就恶劣的外交环境会被进一步压缩,俾斯麦向国王提出来自己的见解。 

 然而在老国王和一些高层大佬们看来,收回阿萨地区可以打通从德国边境到巴黎之间的道路,让法国人不敢轻易对德国造次。 

 最终,老国王没有听俾斯麦的良言,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同时赔款50亿法郎给德国。 

 虽然法国赔了钱和地,但此时的法国人的心情像吃了一坨翔,过去几百年都是自己打别人,没想到现在自己被打趴下后还要割地赔款。 

 更可气的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还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接受教皇的加冕称帝,这对法国来说简直是赤裸裸的侮辱。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股敌对的种子已经在欧洲大陆埋下。 

 法国新政府成立后通过发行公债的方式,短短两年就缴清了战争赔款,然后将一切外交政策围绕对德国复仇展开。 

 德国自然也防着法国复仇。 

 德国宰相俾斯麦清楚地意识到,新生的德国要想保持欧洲强国的地位,就一定要维持现状。 

 因此他认为德国统一后的活动舞台是欧洲大陆,而不是海外,并以此为根据开始大力推行他的“大陆政策”。 

 该政策的核心就是积极拉拢其他欧洲大国,同时挑起法国和其他国家的矛盾,以此削弱和孤立法国。 

 首先德国不在海外殖民地等敏感问题上挑战英国的霸权,但又蓄意支持法国扩张海外殖民地。 

 这样就可以分散一部分法国对德国的复仇心,法国扩张海外殖民地又难免与英国和意大利等发生矛盾。 

 其次英法在埃及问题的竞争中,俾斯麦选择支持英国以孤立法国,但同时又要求英国提供对奥斯曼土耳其领土完整的保障。 

 这样,在英国的庇护下,毛熊并不敢贸然对近东的土耳其采取贸然行动,而他在东欧地区又受阻于德国的势力。 

 于是毛熊只能将扩张之手伸向亚洲,而在亚洲进行扩张,毛熊难免不会和英国以及同样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的霓虹发生矛盾(如日俄战争)。 

 这样,不仅毛熊的部分力量会被牵制在远东,英国的力量也会因为法国和毛熊的海外扩张而在欧洲以外受到威胁。 

 英国便不敢轻易和德国在欧洲大陆发生冲突。 

 就这样欧洲各国间的冲突矛盾,竟然都被俾斯麦引导到了欧洲以外的地区,维持了欧洲大陆的稳定。 

 最后德国还在1873年与奥匈帝国和毛熊帝国建立了三皇同盟,约定若遇有其他国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三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以此来拉拢毛熊。 

 总之,德国的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孤立法国,而使用的手段则是合纵连横式的外交和不断拉拢结盟。 

 重点说一下三皇同盟。 

 1878年第十次俄土(毛熊与奥斯曼土耳其)战争中毛熊击败了奥斯曼帝国,于是毛熊便借着《圣斯特凡诺条约》企图在巴尔干建立大保加利亚(殖民地)以期扩张,但这无疑会侵犯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利益。 

 虽然奥匈帝国与毛熊是同盟国,但还是因为这件事产生了嫌隙。 

 德国为了缓和俄奥两国的关系,俾斯麦于1878年邀请欧洲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解决巴尔干问题。 

 但这场会议开得

并不成功,会后签署的《柏林条约》令毛熊失去了大部分在《圣斯特凡条约》中的所得,奥匈帝国反而得到了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于是毛熊便感觉自己被德国卖了,因为毛熊在俄土战争中损失巨大,最后却得不偿失。 

 而自己的竞争者奥匈帝国反而坐收渔翁之利,毛熊当然不干了,所以第一次三皇同盟便就此瓦起。 

 现在三皇同盟就只剩下德国和奥匈帝国在玩儿了,德国在柏林会议中,对巴尔干问题的处理使得奥匈帝国觉得德国是个厚道而值得信赖的好兄弟。 

 但后来毛熊又想要联合德国与英国抗衡,同时俾斯麦也害怕俄法联合使自己两面受敌。 

 于是在1881年6月18日,俾斯麦与俄奥两国大使在柏林又签订了三国协定,这就是第二次三皇同盟。 

 恰巧在同一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入侵突尼斯,并把突尼斯变成了自己的保护国。 

 突尼斯又恰巧又是意大利寄予了许久之地,但意大利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 

 此时,俾斯麦看出了意大利的心思,并再次通过外交手段将。 

 将意大利拉了过来,并于1882年5月20日在维也纳签订了德意奥同盟条约,简称三国同盟。 

 但意大利因前仇一直看奥匈帝国不对付(一战中意大利临阵倒戈的重要原因),结盟只是鉴于当时和法国势同水火,想抱欧洲两个大国大腿一起羞辱法国。 

 当时欧洲如果按照俾斯麦的大陆政策走,各国就会像打太极一样,你来我往,不停结盟,以维持一种相对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