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贵族月下喝鸡汤

第195章(第2页)

 虽然欧洲大陆依旧矛盾重重,但毕竟还能维持一种脆弱的和平。 

 随着1888年6月15日登机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上台,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威廉二世患有先天性厄尔布氏麻痹,有资料显示威廉二世因为罹患严重疾病,导致脑部功能有问题。 

 因而性格变得充满野心而且冲动鲁莽,以及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得有些骄横。 

 虽然他很勤勉并具有很强的爱国心,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个爱慕虚荣、理想多于实际的人。 

 并且一直以来都向往独裁,所以在即位后不久他就宣布罢免了俾斯麦。 

 他抛弃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开始大力扩张殖民地,扩建海军,并试图挑战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除此之外,他还彻底放弃了德、奥、俄的第二次三皇同盟,转而专心维持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脆弱的三国同盟。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威廉二世在外交才能上实在差俾斯麦太多了,威廉二世为了奥匈帝国。 

 有意为自己在欧洲的东西两面树立了两大强敌毛熊和法国,德国的另一个盟友意大利却几乎对自己毫无用处。 

 威廉二世的上台还带来了一个不好的后果,那就是俾斯麦曾经极力避免的法俄同盟终于出现了。 

 威廉二世深信德俄两国是皇室姻亲(德皇威廉二世、英王乔治五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是表兄弟),毛熊必定义无反顾地顺从德国。 

 于是不再与毛熊续签《再保险条约》,德国和毛熊正式脱交。 

 加上这时毛熊正积极发展工业,急需资金,而德国对毛熊的贷款申请一口拒绝。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法国慷慨地向毛熊批出贷款,这使毛熊有意转投法国。 

 而法国利用毛熊这种财政依赖性,促成法俄两国在1893年结成了法俄同盟结盟。 

 两年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还亲自访问了巴黎。 

 至此,欧洲率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同盟,法俄同盟和三国同盟。 

 直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英国还没有参与进来。 

 随着电气化工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新的技术革命结出累累果实。 

 然而新的一轮工业产业需要受过更高教育水平的产业工人,这时国家在过去国民教育普及水平就显得极其重要。 

 但作为老牌工业强国的英国恰恰没有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而缺少这样的工人队伍。 

 德国在全民教育体系建设上却遥遥领先其他欧洲国家,英国再也不像第一次工业革命那样在工业领域独占鳌头,英国战略上的安全空间不断受到侵蚀。 

 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在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技术上,德国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英国。 

 如果任由这种继续发展下去,英国的经济就有崩溃的可能,而英国龙头老

大的地位也可能不保。 

 但德国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又不可能不挑战老牌的大英帝国,所以德国与英国之间势必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于是,在威廉二世的支持下,德国于1898年开始大肆扩充海军。 

 德国还公开宣称,这种扩大海军的目的是要使最伟大的海军国家都不敢向他挑战。这句话明明白白的就是在向英国宣战。 

 而此时的英国却又因为法绍达事件与法国在战争的边缘徘徊。 

 等到1899年南非战争爆发的时候,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希望组成欧陆反英同盟,联合支持南非。 

 英国才猛然意识到,似乎欧洲所有的国家都对自己充满了敌意。 

 这时候的英国终于放弃了光荣的孤立政策,开始转而与其他国家结盟。 

 尽管英国与法国、毛熊都有矛盾,但他们彼此之间一致认可自己与德国的矛盾更大。 

 所以英国开始调整同法国、毛熊的关系,并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之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 

 这两个协约的签订,加上之前的法俄同盟,英法俄三国终于达成了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三国协约。 

 至此,欧洲正式形成了两大敌对阵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这两大权力集团在基本问题上针锋相对,并疯狂地进行军备竞赛,两大阵营的矛盾越积攒越多。 

 别说说巴尔干地区,整个欧洲都是一个大火药桶。 

 现在只需要一根引线就能将整个欧洲点燃,萨拉热窝事件恰好充当了这个引线。 

 所以,即使斐迪南的身份再尊贵,他一人的死也没资格引发世界大战。 

 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前,欧洲就已经埋下了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当时的欧洲完全坐在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之上。 

 这个火药桶终将会爆炸,只是斐迪南的死恰好点燃了这根爆炸引线。 

 就算斐迪南不死,欧洲也会因为别的借口爆发一战,因为战争很早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其实三皇同盟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推敲,1871年,昔日法兰西帝国的皇宫——凡尔赛宫镜厅之内。 

 在一大片普鲁士容克贵族和高级将领的欢呼声中,在一大片闪着阴冷寒光的德意志战刀之中,欧洲近代史上又一个以民族主义为纽带的军事帝国——德二。 

 至此,曾经一盘散沙的德意志一去不复返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先后战胜了老牌强权——奥地利帝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军事强国,傲然屹立于欧洲大陆之上,整个欧洲都在德军的铁蹄下颤抖。 

 然而,此时此刻却有一个人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此君不是别人,正是第二帝国实际上的建立者、德意志统一战争进程之中的关键人物——帝国宰相奥托·冯·俾斯麦。 

 普法战争结束之后,德意志面临的内外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内部来看,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之中居于主导地位,凌驾于其他邦国和自由市之上,成为帝国的绝对核心; 

 由于之前几十年的积累,德国已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占据先机,踏上了科技水平不断更新换代的成功之路。 

 从外部来看,老冤家奥地利已经被踢出德意志,与匈牙利组成了一个二元制国家——奥匈帝国。 

 看起来是一个庞然大物,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民族、宗教冲突此起彼伏; 

 法兰西虽然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不论是其国力军力还是国际地位都从欧陆之巅一落千丈。 

 面对新的局势,“德意志将向何处去”便成为了让这位老成谋国的宰相沉思的问题。 

 德意志帝国如何才能实现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呢?既然内部已经基本稳定,那么工作重点就显然放在外交上。 

 俾斯麦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提出了作为帝国基本国策的外交战略——“三皇同盟”。 

 君主制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了几百年的演进,至19世纪后期,欧洲大陆上有足够影响力的王朝只剩下了三个。 

 统治奥地利、匈牙利和东南欧-巴尔干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毛熊帝国的罗曼诺夫王朝和统治德意志的霍亨索伦王朝。 

 而“三皇同盟”就是将这三个最保守、最专制、最集权的大帝国组成一个2.0版的“神圣同盟”,共同对付德意志的头号敌人——新生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那么,俾斯麦为什么会提出这一方案呢? 

 首先,这一方案的可行性来自意识形态

层面: 

 普法战争后,法兰西建立了半总统制政体,进入了第三共和国时期,延续了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的立国之本。 

 而德、奥、俄三国则有着浓厚的君主专制传统和军国主义色彩。 

 德、奥两国虽然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度,但皇帝仍然掌握着国家最高的军事-政治权力,徒有虚名的议会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罢了。 

 自诩拜占庭传人、有“第三罗马”之称的毛熊帝国虽然自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走上了经济腾飞之路,但在政治上却连形式上的君主立宪制都不存在。 

 皇帝仍然把持着不受限制的最高权力,从中央各部到地方的各个行省、区,以及军区和舰队的各级长官均由贵族地主把持着。 

 鉴于革命具有“传染”型,相似的意识形态必然导致德、奥、俄三国皇室对革命的恐慌,因而必然会使这三个帝国越走越近。 

 帕麦斯顿有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俾斯麦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政治家,他制定“三皇同盟”这一战略除了从意识形态因素以外,更多的则是对现实利益的反复斟酌: 

 德意志地处欧洲中部的四战之地,周围强邻环伺,怎样处理与这些不省油的灯的关系历来是困扰德意志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们的超级难题——简而言之,就是如何避免两线作战。 

 虽然德国在19世纪后期已经拥有了欧洲最强大的陆军,但法、俄仍然是仅次于德国的陆军强国。 

 虽然德军的实力明显比法军、俄军强得多,但同时在东西两线和两个大家伙较劲无论如何也是吃不消的。 

 出于长远考虑,德意志必须在东、西两线之间选择一个侧重点。 

 那么,向西还是向东就成为了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因此,俾斯麦通过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反复斟酌,制定出“联俄抗法”的战略。 

 1812年卫国战争胜利后,哥萨克骑兵的快马弯刀一路长驱直入、直捣巴黎,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朗茨二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组织了“神圣同盟”,毛熊帝国一跃成为了“欧洲宪兵”。 

 毛熊在欧洲的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战败,法国通过此战夺回了欧洲霸主地位。 

 毛熊人在西方碰壁了以后,便把扩张的重点转向了东方的扩张。 

 同时,节节推进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也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西部边境。 

 另外,德国在完成国家统一后,迅速走上了经济腾飞之路,而发展经济的重要条件便是资源。 

 德国除煤炭和水利资源以外,其他资源相对贫乏; 

 而毛熊是后起的工业帝国,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资源,加上1861年农奴制改革带来的人口、资金、市场的解放,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技术积累水平)”。 

 毛熊已经具备了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丰富的人口、资金和市场,技术积累水平则是其弱项所在。 

 特别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和由帝国陆军大臣德米特里·米留金主持的军事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行,基建和军事用途的急剧增长恰好为工业制成品的推广提供了市场。 

 而基建工程和武器制造业恰恰是以实业立国的德国的强项。 

 因此,德俄两国之间的关系改善是一条双赢之路。 

 德意志的统一和第二帝国的建立骤然间打破了欧洲原有的平衡状态。 

 俾斯麦认为,欧洲几个大国(德、法、俄、奥)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挤在一辆马车上的几个陌生人,面面相觑、满怀狐疑的互相戒备。 

 一旦有人试图把手伸向自己包里的手枪,其他人则做好了扣动扳机的准备。 

 “三皇同盟”的设想便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需要指出的是,俾斯麦在普鲁士在对奥战争取得胜利后放弃了向维也纳进军的计划。 

 这使得原本同文同种的普、奥两国不至于彻底撕破脸皮,也为奥匈帝国在普法战争中保持中立提供了保障。 

 而从奥地利自身的情况来看,内外形势倒逼不得不迫使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改变对德、俄这两头巨兽的外交策略。 

 这一形式的变化首先来自于奥匈帝国这一欧洲近代史上的怪胎独特的国家结构形式。 

 奥匈帝国在政体上实行与德意志帝国相似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但二元制的国家结构这使得其军国主义色彩比德国略浅,也

使其在战争环境下的动员能力遭到严重削弱。 

 实际上,“奥匈帝国”仅仅是这个政权的俗称,其正式名称叫做“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皇室和王国领地和圣伊斯特万王冠领地”。 

 前者为奥地利帝国,后者为匈牙利王国。 

 匈牙利并非奥地利的属国,而是在帝国框架内与奥地利平级的邦联成员,拥有自己的政府、议会和军队。 

 非经匈牙利议会批准,帝国议会不得在匈牙利境内征税、征兵。 

 也就是说,奥地利和匈牙利仅仅是共同拥戴一位君主的两个各自独立的政治-军事实体——匈牙利国王虽然由奥地利皇帝兼任,但代表匈牙利的并非在位君主本人或其家族,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伊斯特万王冠”。 

 根据匈牙利的历史传统,“圣冠”本身等同于匈牙利国家,包括君主在内的任何人均不得将它据为己有。 

 奥国皇帝只有在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时才能向匈牙利借用“圣冠”,其他时候则不得触碰。 

 除匈牙利以外,奥匈帝国的领土面积还包括今天的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以及波兰、罗马尼亚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8%。 

 除匈牙利以外,其余的少数民族处于无权地位。 

 帝国内部矛盾重重,民族、宗教冲突此起彼伏。 

 帝国外交大臣安德拉西说,奥匈帝国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处于“超重”状态、无力再进行扩张的“防御性国家”。 

 一来是需要与德国联合来遏制毛熊在巴尔干的扩张,二来是害怕帝国本土遭到德军的进攻。 

 因而,改善同德国的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除了意识形态、历史问题和现实利益的因素,在欧洲国家普遍实行君主制、盛行王室家族联姻的时代,还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各国王室之间的血缘和亲戚关系。 

 众所周知,国际象棋里最重要的棋子是“王后”。 

 关于这种规则的起源,一个不是很严谨的解释是:王后可以在两国交兵时从娘家带来外援。 

 德意志历史上由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个邦国的公主、郡主都远嫁各国。 

 奥匈帝国在历史上便与德意志同文同种,皇后伊丽莎白女公爵(著名的大美女茜茜公主)便是来自巴伐利亚。 

 这一点在德俄关系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毛熊帝国鼎盛时期在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亚历山大一世的皇后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巴登的路易莎)、尼古拉一世的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普鲁士的夏洛特)... 

 “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皇后玛丽亚·亚历山德罗夫娜(黑森-莱茵的玛丽娅)、末代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黑森-莱茵的阿历克丝)、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夫人伊丽莎白·费奥多萝芙娜(亚历山德拉皇后的姐姐、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婶婶)···等均是来自德意志的公主\/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