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第3页)
因而,德俄两国之间有着传统的王朝友谊。
毛熊在普法战争期间严守中立,使得普鲁士有了稳固的后方。
作为回报,德国支持毛熊在1871年伦敦会议上取消了1856年《巴黎条约》对“黑海中立化”的规定,使得黑海舰队得以重建。
但是,一个新兴的德意志必然使得毛熊帝国的西部领土受到威胁,进而分散其在中亚、近东对付英国的力量。
鉴于德、奥两国已经越走越近,毛熊便开始考虑减弱与奥匈帝国的对抗强度。
简单地说,德、奥、俄的皇室本来就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并且有着众多的共同利益。
如果“三皇同盟”能够落实,这三大帝国就不仅仅是“亲上加亲”,而且是“同志加兄弟”了。
1873年5月,德俄两国签订了针对英、法的军事协定,称“如有一国遭到第三国的进攻,另一国应动员20万军队支援”;
1873年6月,毛熊帝国与奥匈帝国签订《兴勃隆协定》,该协定规定:
如有“第三国的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
这一协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俄、奥两大帝国在巴尔干的矛盾,使得毛熊的西部边境局势有所缓和,使得其在中亚地区的扩张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
德意志帝国于这年10月加入该协定。这一同盟初步实现了俾斯麦设想的孤立、削弱法国的目标,可谓是三方皆赢了。
但是,“三皇同盟”在本质
上兵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这一同盟还是旧式王朝外交的产物,仅仅是依靠皇帝们的个人威望来维持的一种协作原则。
因而,这一2.0版的“神圣同盟”隐藏着无数的危机与隐患,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
法国在普法战争战败后,被迫将盛产煤、铁资源的阿尔萨斯、洛林两个省割让给德国,并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
在赔款结清之前,法国需负担占领军费用、1873年,法国提前结清了赔款,德军因此于这年9月撤出法国。
这年5月,主张对德发动复仇战争的保皇党上台。
8月,两国边境的南锡市主教组织该市的天主教徒为阿尔萨斯、洛林两省回归法国而祈祷,这一行为得到了巴黎大主教的支持。
俾斯麦企图以此为借口,对法国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手段。
但随后他又放弃了这一打算,因为这一次并不能保证俄、奥两国会在战争中支持德国。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扩军法案,准备将一个团的建制有3个营扩充为4个营,并向德国购买一万匹马。
俾斯麦借机大做文章,先是禁止马匹出口,后是声称,如果法国继续加强军备,德国有必要发动一场防御性的战争。
随后,以参谋总长毛奇元帅为首的军方开始战争动员。
当然,俾斯麦仅仅是以此恐吓法国,并未有发动战争的打算。
但是,法国人却在这次“斗法”中占据了优势——法国成功的利用了欧洲各大国对新生的德意志帝国的恐惧,使得英、俄、奥等国站在了法国的一边。
当然,他们并非是支持法国对德国进行报复,而仅仅是担心法国再一次东山再起而已。
由此可见,19世纪后期欧洲政局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于19世纪逐渐走向衰落。
而这个老朽帝国统治之下的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其错综复杂民族、宗教关系而成为了一个“火药桶”。
长期以来,这一地区的斯拉夫各族人民反抗土耳其统治者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毛熊帝国便打着“斯拉夫民族解放者”的称号不断染指这一地区,尤其是斯拉夫人占多数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个行省、以及已获得自治权的塞尔维亚。
而这显然引起了奥匈帝国的不安。
为了争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遗产,原本已经有所缓解的俄奥矛盾再一次激化:1877年4月,毛熊帝国对土耳其宣战。
作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最重要的副产品,米留金主持的军事改革的成效斐然——俄军很快便取得了战场上的优势,并迫使土耳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圣斯蒂法诺和约》。
该条约规定,保加利亚公国疆域的东西范围是由黑海至塞尔维亚边境、南北范围由多瑙河至爱琴海,毛熊派军队占领——显然,毛熊有将保加利亚变为其向爱琴海方向扩张的通道。
此时,毛熊的扩张引起了大英帝国的警觉——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向伊斯坦布尔附近海域集结,驻印英军也纷纷调往马耳他。
这使得土耳其得以重新整编了8万大军用于保卫首都。
加上旷日持久的战争带来的财政危机,毛熊人被迫将已经吃进嘴里了肥肉吐了一部分出来。
根据俾斯麦于1878年6月组织的柏林会议签订的《柏林条约》,毛熊人垂涎欲滴的波、黑两地被划为奥匈帝国的军事管制区。
柏林会议的结果让毛熊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极为恼羞成怒——素来以开疆拓土著称的毛熊人这次居然少见的碰了壁。
亚历山大二世认为这是由俾斯麦对“反俄势力”的“纵容”所导致的。
因而在柏林会议后,毛熊与德、奥的关系便急剧恶化。
同年,“三皇同盟”到期但并未续订,这意味着这一2.0版的“神圣同盟”就此走向终结。
如果三皇同盟能够持续下去,一战搞不好不用打,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三皇同盟”瓦解后,俾斯麦仍然致力于改善德国面临的外部局势。
由于俾斯麦个人超群的能力和其他国家的因素,德国面临的形势曾一度有所好转。
但由于不可抗拒的外部条件,德国面临的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
在俾斯麦于1890年被炒了鱿鱼以后,德国的对外政策变得日趋盲动,并随着君主个人好恶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法、俄两国于1
892年结盟,德意志终于又一次的陷入了两线受敌泥潭之中。
柏林会议之后,德俄关系持续降温。
俾斯麦为了防止毛熊转向与法国结盟,开始强化与奥匈帝国的关系。
1879年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
该条约规定:如德、奥两国之一遭到毛熊的进攻,另一国应以其全部的军事力量给予援助。
显然,俾斯麦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已经宣告失败。
“德奥同盟”的形成也进一步促使法、俄越走越近,进而加速了日后“法俄同盟”的形成。
对于毛熊帝国来说,对德关系恶化使得其在巴尔干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区与奥匈帝国和大英帝国的斗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毛熊是一个农业大国,向德国出口牲畜和粮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而俾斯麦推行的禁止输入毛熊牲畜、并实行针对毛熊的高额粮食税,使得毛熊的经济遭到了沉重打击,进而加剧了两国关系的恶化。
而对于德意志帝国来说,最大的危险莫过于法、俄的接近。
因此,德、俄、奥三大帝国于1881年恢复了“三皇同盟”。
与此前的旧式王朝外交的结果不同,1881年在柏林订立的《三皇同盟条约》在义务上束缚了这三大国的行为——三国互相严守中立。
德、奥不能帮助英国对付毛熊,毛熊也不能站在法国一边对付德国。
但是,俾斯麦鉴于这一时期巴尔干半岛上的泛斯拉夫主义思潮日益高涨,俾斯麦担心毛熊借故破坏“三皇同盟”的规定。
因而考虑进一步与奥匈帝国接近,并协调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之间的矛盾。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该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的进攻,德、奥两国需以全部军事力量给予援助;
如德国遭到法国进攻,意大利需履行同等义务;三国之一如与毛熊爆发战争,另外两国需保持“善意中立”。
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之一的“三国同盟”形成了。
德俄关系于19世纪80年代初曾有所缓和,《三皇同盟条约》在1884年续订过一次。
但是,俄、奥两国之间却因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矛盾愈演愈烈。
而德国在巴尔干问题上的立场又是坚决支持他的日耳曼兄弟。
因此,德俄关系渐行渐远成了大势所趋,而俄法关系却在这个时候沿着之前的轨道走了下去。
尽管这样,俾斯麦仍然没有放弃改善德俄关系的努力——他决定绕开奥匈帝国与毛熊签订在“三皇同盟”体系以外的双边条约。
1887年6月,德俄两国签订了《再保险条约》。
该条约规定:德、俄两个缔约国之一如果与第三国发生战争,另一国应保持“善意中立”。
由于“德奥同盟”已经保障了奥匈帝国在德、法之间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而这一条约又保障了毛熊的中立,因而得名《再保险条约》。
就在俾斯麦为了德意志帝国的未来而殚精竭虑的时候,一个对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的消息传来了。
而他之前所作的一切努力也由此付诸东流,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888年3月9日,德意志帝国的开国之君——威廉一世驾鹤西去。
99天以后,他的儿子、德意志帝国的第二位皇帝——腓特烈三世因喉癌去世,走完了他年仅57岁的人生。
短短百日之内,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竟然送别了两位皇帝。
这似乎是个不祥之兆,但这并没有让新君威廉二世察觉到什么异样。
这位年轻的皇帝自我感觉极其良好——在他看来,谁都挡不住德意志实现称霸世界的“宏图大业”的步伐,因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德意志首先要在巴尔干问题上坚定不移的做与自己同文同种的奥匈帝国的坚强后盾。
1890年3月,他迈出了“no zuo no die”的第一步——免去俾斯麦的帝国宰相职务!
威廉二世对海军和海洋有着一种不可名状的热情。
在他的授意下,德国国会先后于1898年和1900年连续两次通过海军扩充法案。
从1883年至1908年,德国海军军费从4600万法郎激增至43600万法郎,这引起了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大英帝国的担忧。
作
为回应,英国海军军费于同一时期于27000万法郎增至81000法郎,并于1905年建造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上第一艘装备了同一口径统一倍径比的主炮取代二级主炮。
仅保留了用于防御轻型军舰的小口径副炮,并且以高功率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的新型战列舰——“无畏”号。
随后,英国又相继建造了“柏勒洛丰”号、“壮丽号”、“鲁莽”号、“圣文森斯特”号等“无畏型战列舰”。
作为应对,德国也相继建造了“拿骚”号“威斯特法伦”号、“莱茵兰”号、“波森”号、“赫尔格兰”号等型号的新型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战列巡洋舰兴起于20世纪初,从装甲巡洋舰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是一种吨位介于战列舰和巡洋舰之间的大型战舰、它装备了战列舰的大口径火炮,又有着巡洋舰的高航速,结合了两者之长。
不过,这种新型军舰有着致命的缺陷——既然要同时兼顾战列舰的火力和巡洋舰的航速,那就必然牺牲防护能力。
这就意味着,战列巡洋舰在舰队主力决战中有可能占不到便宜,但却在袭击敌方的海上运输线时对敌方的巡洋舰形成压倒性优势。
这就意味着,大英帝国的命脉——海上运输线面临着极大的安全威胁。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已经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的现代海军。
虽然其实力距离在舰队决战中击败英国海军还有很大差距,但足以对以殖民地立国的大英帝国的海上生命线造成严重的威胁。
相比于老旧的英军各类舰船,德国军舰大多是下水不久的新船,且有着优异的防护性能和射击精度。
德国海军的高层人物,如提尔皮茨元帅、舍尔上将、希佩尔上将等人均是“猛如虎、狡如狐”的狠角色。
在历史上,英军在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之中就因此遭遇了惨重损失。
此外,德国海军为防止水面舰队被实力绝对占优的英军封锁,还另外组建了一支神出鬼没的潜艇部队——这些来自深海的幽灵让英、美、法、俄(苏)在一战和二战中均遭遇了惨重损失。
直到后世,人们在谈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潜艇时不用“submarine”(潜水艇),而是专门使用一种特定的称谓——untersee-boat(德文“潜艇”,英文意译为under-sea boat)。
显然,大英帝国延续了数百年的海上优势在此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就不能不迫使英国调整其外交政策,暂时搁置与老冤家法、俄的矛盾,集中精力收拾德国这个刺头了。
英国原本和德国并没有很大的矛盾。
自19世纪初以来,英国在处理和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关系时便长期奉行“光荣孤立”政策。
简而言之,就是防止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过于强大、以至于威胁到其海上霸权和海外殖民地的国家。
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由于俾斯麦小心谨慎的外交策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被英国当作主要对手。
1887年,英国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了以反俄、法为主的《地中海协定》,加上三国同盟于1891年续订,这使得英德关系越走越近。
但是,随着威廉二世加大了扩充海军的步伐,使得英国迅速调整了其外交政策——英国与法、俄两国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缔结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
至此,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政治集团至此形成。
随后,就是1914年6月28日发生在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而现在,距离导火索,仅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
雷克深觉时间紧迫,在没有发现更多线索的情况下,带着一船宝贝,朝英国驶去。
这趟出海,收获不可谓不大,毕竟总价值超过30万英镑的宝藏,都够他们工厂全力生产好几个月了。
如果遇上行家,这30万随时都有可能变成50万。
古董这东西,价格很随性的。
雷克除了留下一些珍藏,大部分都准备出手。
毕竟盛世古董乱世黄金,马上就打仗了,留那么多古董有屁用,都换成钱才是王道。
有了钱就能赚更多的钱,等到打完仗经济疲软,他完全可以把那些古董再买回来。
这是经济的基本原理,也是投资的黄金理念。
只是对99.99%的人来说,就算知道,也没
有资本这么操作。
这也是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