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二百二十六章 士族门阀(第3页)

 这李世民怎么能忍,直接让高士廉重修,不管以往家族有多风光,直接以官职高低排序。

 最终,陇西李氏因为是皇族,居于首位,外戚次之,至于五姓七望,则是排在了第三等。

 张泊也将《氏族志》的消息剧透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氏族志》应该会一帆风顺,但是却没有想到,会出现此等变数。

 那他回去就应该将这些变数尽早消除,好让《氏族志》早见天日。

 李承乾收回了思绪,向张泊谈及他此行的主要目的。

 “店家,关于打压这些世家大族,你可曾有什么好的想法。”

 “高明,士族门阀要想形成以及壮大,离不开三点,其一,便是知识垄断,其二,便是政治举荐,其三,便是家族联姻。”

 “先来谈第一点,知识垄断。

 这就不得不提可以书写的纸张了,其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打击了世家门阀。

 以往,读书写字都是使用竹简,成本极高,普通人根本无法无法触及。

 这就导致大量的经史典籍被士族门阀束之高阁。

 但是纸张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普通百姓也能够买得起书籍,而知识,也不再是士族门阀的专属。”

 “至于第二点,政治举荐,这乃是士族门阀的命门。

 以往,不仅是征辟制,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都与士族门阀息息相关,特别是九品中正制,简直就是为士族门阀量身定做的制度。

 但是,不久前的一个制度,算是动摇了士族门阀赖以生存的基石。

 那就是科举制。”

 李承乾口中喃喃自语道。

 “科举制,莫不是隋文帝杨坚所创立的科举制?”

 “正是。隋文帝时期,废除了当时占据主流的九品中正制,改为科举取士,他的目的就是通过此方法选取人才,以抵制当时门阀世家的举荐人才,不过很可惜,隋朝的国运太短,即使到了如今,科举制度也并未有过多的发展。

 直到武则天时期,其为了对抗在朝堂之上,占据着不少话语权的李唐宗室,大臣,在科举制度中提升了进士科的地位,使得科举制更加完备。

 当然,虽然科举制已然十分完备,但是依然架不住这些世家大族底蕴深厚,在适应了科举制度后,开始逐渐发力,在科举中占据不小的优势。而这,就得要大力发展庶族以及宗室的能力,用以对抗这些世家大族。”

 “至于第三点,家族联姻,这点就不需要担心了,之前的那些士族嚣张,就是嚣张在他们每朝都能够担任要职,但是如今,通过科举制,大量提拔庶族与宗室,那就会将那些士族挤出权力的中心,到那时,就该那些士族担心了。”

 李承乾啧了啧嘴,显得有些意犹未尽。

 “店家,听你一席话,真是收获良多。”

 张泊笑了笑。

 他只不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罢了。

 “喂,快递到了,来签收一下。”

 张泊听到门外的响声,起身来到屋外。

 大概过了五分钟的时间,张泊回到了院子中。

 李承乾立在物资门口,看着张泊推动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眼中充满了好奇。

 “店家,这是何物?”

 “哦,这是大明藩王朱高煦要的冰柜,就是我放雪糕的那个冰柜。”

 “原来如此。”

 “高明,你要不要,我可以先将这个冰柜给你,反正朱高煦要一两日后再来,我到时候再给他买一个就行,我记得你大唐应该也有不少孩童的吧,李治,朱雄英之类,刚好可以用雪糕解解馋。

 至于如何安装使用,我将视频发给你。”

 “如此,那便谢谢店家了。“

 将冰柜放在院子里,张泊与李承乾再度回到了屋内。

 刚刚坐定,张泊就一脸八卦地和李承乾说道。

 “高明,我刚刚想起一件事,想向你打听一番。”

 “店家,但说无妨。”

 “你父皇有没有获得《兰亭集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