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见哥舒翰(第3页)
“太白,子美,我领你们去见哥舒翰节度使。”
因为有着高适的这一层关系,一行三人并未费多少波折,便顺利见到了哥舒翰。
此刻的哥舒翰,正拿着一只酒壶,一脸适然地坐在庭院的台阶之上,而他的面前,正摆放着几只看上去就无比沉重的箱子。
“节度使。”
高适来到哥舒翰的面前,对着哥舒翰拱手行礼。
见到高适前来,手提酒壶的哥舒翰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他年轻时就喜爱读《左传》,《汉书》,对于人才十分爱惜,恰好,高适就是此等人才,而且高适行事作风也十分对他的胃口。因此,他对高适青睐有加。
“达夫,你来看看,这些都是陛下给予我们前段时间的奖励。”
哥舒翰拿着酒壶晃晃悠悠来到箱子边,打开箱子,里面露出了各式的珍宝。
望着箱子中看起来就异常名贵的珍宝,高适明白,刚刚哥舒翰节度使提到的奖励是怎么一回事。
事实上,如今大唐的各大节度使,都是有着不同任务在身的。
例如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负责镇抚西域,
保护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大唐的西北边防。
又例如河东、范阳和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他的其主要职责,就是防备北方的突厥。
而他的顶头上司哥舒翰,则是统辖了河西,陇右两镇,负责与吐蕃作战。
就在前不久,他随着哥舒翰节度使出征,攻下了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占领了黄河九曲,在那设置了洮阳郡,成立了神策、宛秀两个军。
没想到,如今朝廷的赏赐已经下来了。
“待会,便将这些赏赐分发下去吧。”
哥舒翰仰面喝了一口酒,对着高适说道。
“节度使,你不留一点吗?”
哥舒翰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我的赏赐已经够丰厚的了,陛下封我为西平郡王,并且还将我的一个儿子封为了五品官,我就不多贪这一份了。”
见状,高适脸上露出敬佩之色。
哥舒翰节度使疏财仗义,这也是他对哥舒翰节度使钦佩有加的原因。
“是,节度使。”
这时的哥舒翰,注意到了一旁站立的李白与杜甫两人。
“达夫,这两位是?”
“节度使,这两位乃是我的好友,李白与杜甫,他们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禀告节度使。”
“要事?”
虽然对于面前的李白与杜甫两人,哥舒翰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但是,念在他们是高适的好友分上,哥舒翰也准备听听看他们所说的要事是什么事?
“不知是何要事?”
“节度使,安禄山恐要造反。”
出乎高适意料的是,在得知安禄山要反的消息后,他的顶头上司哥舒翰依然神色如常,甚至动作都没有停滞,直接仰面又灌了一口酒。
喝完酒的哥舒翰长长地打了一个酒嗝,然后平静至极地说道。
“达夫,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是这件事。”
“节度使似乎早就知道?”
“达夫,你有没有发现,此次的赏赐,较之以往,要多出来很多?”
高适扫视了一圈庭院内的箱子,点了点头。
“这是当朝宰相杨国忠因为知晓我与安禄山有间隙,特意想要用厚赏拉拢我,他还送来一封信件,想让我与他一道,上奏安禄山谋反一事。”
“这……”
高适万万没想到,宰相杨国忠会有如此卓越的眼光,竟然预测到了安禄山即将造反一事。
不过,仅考虑片刻,高适就笑着摇了摇头。
与其说是杨国忠眼光不一般,倒不如说是杨国忠与安禄山的间隙,已经大到需要诬陷安禄山造反的程度了。
“节度使,虽然不知晓杨国忠是否有着足够的证据证明安禄山造反,但是安禄山要造反,应该是确有其事。”
原本一脸轻松的哥舒翰,听到高适如此言语,轻松的神情消失不见,转而是一脸凝重。
他知道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私人恩怨,所以即使杨国忠说安禄山造反,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
如果连高适都这么说,那就很值得商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