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四百一十九章 苏轼与章惇的恩怨(第2页)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事实上,在如今的北宋,变法的弊端已经有人预料到了。”

 “店家,你说的难不成是苏轼?”

 赵煦考虑片刻,脑海中蓦然浮现出一个名字。

 “没错,就是苏轼。

 在哲宗你眼中,苏轼是确定无疑的旧党,是反对变法的人物。

 但是在我们后世看来,旧党其实可以细分为三派。

 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他们主张全面废除新法,恢复宋初制度,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

 赵煦眉头一皱。

 他对司马光痛恨至极。

 司马光不仅全面反对新法,甚至还有卖国行径。

 因而,在他亲政后,便将司马光的赠谥削去,将赠碑毁坏。

 “第二派则是以程颢、程颐两兄弟为首的道德派,他们从儒家伦理角度抨击新法违背天理,认为王安石重利轻义,败坏士风。”

 赵煦不住得点头。

 对这一派,他也算有所了解。

 在他年幼时,程颐曾教导过他,并且尝试劝说他放弃父亲的改革之策。

 后来,在党争之下,程颐就辞官回乡了。

 “至于第三派,就是刚刚提到了以苏轼为首的苏辙、范纯仁等人。

 他们实际上并未反对新法,甚至还承认部分新法。

 他们发现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官吏腐败、加重百姓负担等。

 认为改革应尊重实际,保留合理政策,反对旧党对变法的全盘否定。

 可以将他们称之为温良改革派,或者说是务实派。

 不过,也正因为苏轼反对旧党。

 导致虽然苏轼明面上是旧党人,但是在旧党执政时期,他也被旧党排挤。

 想来这一切,哲宗应该比我更清楚才是。”

 赵煦点点头。

 他确实知道这一切。

 但是苏轼是高太后亲自选拔之人,加之他的旧党身份,即使苏轼反对旧党,他也对苏轼没有什么好脸色。

 不过,既然店家对苏轼如此推崇,那他也愿意给苏轼这么个机会。

 “店家,那重用苏轼?”

 一听到要重用苏轼,章惇就坐不住了。

 曾经,他也算与苏轼是莫逆之交,但是后来,一切都变了!

 在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关入大牢时,他拼尽全力在朝中为苏轼斡旋,甚至不惜与当时的宰相王珪对峙。

 但是之后苏轼是怎么对待他的?

 纵容弟弟苏辙对他的弹劾,致使他前往了汝州担任地方官。

 从那时起,两人三十多年的情谊就此宣告完结!

 但是如今,官家竟然要重用苏轼。

 他有些不能接受。

 “哲宗,如果你要重用苏轼,恐怕章相不会同意。”

 感受到官家的目光望向自己,章惇连忙摆手。

 “任凭官家决断。”

 “哲宗,适才和章相开个玩笑。

 现在的苏轼应该不想做官了,只想好好地安享晚年。”

 面对着张泊的说法,赵煦认同地点点头。

 原本,因为李小娘子一事,他是给苏轼准备了一个官职不低的位置的。

 但是苏轼婉拒了。

 “对了章相,不知在苏轼回到汴京后,你可曾与之深聊过。”

 张泊话锋一转,突然向一旁的章惇询问道。

 章惇被张泊的问题问的一愣,不过片刻后,他摇了摇头。

 “我并未与之深聊。”

 “这样啊……”

 “店家为何如此询问?”

 “因为我在史书上了解到,章相曾与苏轼乃是莫逆之交,甚至为了苏轼的乌台诗案,胆敢顶撞当时的宰相王珪。”

 张泊说完,目光偷偷地望了眼身侧的李清照。

 这宰相王珪不是别人,正是李清照的外祖父。

 “店家,那些都是陈年旧事了。”

 “我知道,章相因为一些事情与苏轼闹翻了。

 不过,章相,你想不想听听看我这个后世之人的看法。”

 考虑到自己并没有其他选择,章惇点了点头。

 “章相,你与苏轼结怨,应该要追溯到当年旧党执政时吧。

 当时新党失势,身为旧党之人的苏轼,不仅没有帮你说话,甚至还纵容自己的弟弟苏辙上疏《乞罢章惇知枢密院状》。”

 章惇的神色终于有所动容。

 沉默片刻后,他点了点头。